成语(Idiom):蔑伦悖理
发音(Pronunciation):miè lún bèi l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蔑视伦理、违背道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蔑伦悖理是指蔑视伦理道德,违背常理道理的行为或言论。它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对于伦理道德的轻视和无视,以及违反常理的行为或逻辑。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蔑伦悖理常用于批评那些无视道德准则,违背常理的人或行为。比如,当某人明知道某事是错误的,却故意去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蔑伦悖理来形容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蔑伦悖理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子曰:‘吾闻之也,蔑伦悖理,不可教诲也。’”意思是孔子说:“我听说过,蔑视伦理,违背常理,是无法教导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蔑伦悖理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分别是“蔑伦”、“悖”和“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为完全蔑伦悖理,不顾他人的感受。
2. 这个决策蔑伦悖理,完全违背了常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成语分解为三个部分来记忆它。首先,记住“蔑伦”表示蔑视伦理,然后记住“悖”表示违背,最后记住“理”表示道理。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记住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伦理道德和常理的知识,加深对于蔑伦悖理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作业没做完,却说是别人帮他完成的,这太蔑伦悖理了!
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抄袭是不对的,却还敢公然抄袭别人的作品,真是蔑伦悖理!
3. 高中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这种蔑伦悖理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4. 大学生: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环境和社会责任,这种蔑伦悖理的做法应该受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