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喉舌
发音(Pronunciation):hóu sh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媒介或代言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喉舌指的是喉咙和舌头,是人体发声和表达的重要器官。引申为代表某一群体或机构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媒介或代言人。喉舌的作用是传递信息,代表群体发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充当某个组织、团体、机构的代表,或者具有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能力和权威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喉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描述项羽的一段话:“项羽使人齐王使人,喉舌之言,天下莫敢不听。”这段话意思是项羽派遣使者向各地诸侯传达他的意愿,他的喉舌的话语具有极高的权威,天下没有人敢不听从。从此,喉舌一词开始被用来形容代表权威,传达信息的媒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喉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这个组织的喉舌,负责向外界传达我们的立场和观点。
2. 这位演讲者以其娴熟的口才和深厚的学识成为了喉舌的代表人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喉舌”与发声的喉咙和舌头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联想。想象自己的喉咙和舌头变成了媒体的形象,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传媒机构和媒体发展的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喉舌,她会把我们的想法和需求传达给学校。
2. 初中生:学生会主席是同学们的喉舌,他代表我们向学校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3. 高中生:媒体是社会的喉舌,通过报道和评论传递各种信息和观点。
4. 大学生:校园广播站是学生的喉舌,通过广播节目传达学生们的声音和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