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法称嫡长子之妻为冢妇,非嫡长子之妻为介妇。《礼记·内则》:“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於姑,介妇请於冢妇。” 宋 叶适 《丘安人挽诗》:“左司遗事远,介妇古风存。” 清 施闰章 《王白帆妾胡氏小传》:“ 王 泣曰:‘若功过介妇矣!’”
成语(Idiom):介妇
发音(Pronunciation):jiè f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妇女嫁入新家庭后,顺从、依附于婆家的态度和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介妇是由“妇”和“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妇”指妇女,代表妇女的身份和地位;“介”指依附、顺从。成语“介妇”形容妇女嫁入新家庭后,对婆家顺从、依附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妇女对丈夫家庭的顺从和依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或某个集体的过分依赖和顺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寡妇嫁给了一个有婆母的家庭,刚开始她对婆家非常顺从,但是婆家对她的态度却不好。后来,她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于是她开始变得强势和自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妇女不应该过分依附于婆家,应该保持独立的思想和行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宾语,其中主语为妇女,谓语为“介”,宾语为婆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嫁入豪门后,变成了一个完全的介妇。
2. 她对丈夫的家庭非常顺从,真是个典型的介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介妇”与妇女的顺从和依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可以想象一个妇女弯腰鞠躬,向婆家低头,表示她对婆家的顺从和依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妇女、家庭关系或依附相关的成语,如“妇孺皆知”、“妇道人家”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她是一个好学生,从不做介妇,总是独立完成作业。
2. 初中生:他的女朋友太过于介妇,对他的要求很高。
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女性不应该成为介妇,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独立。
4. 大学生:她嫁入豪门后,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介妇,完全依赖于丈夫和婆家。
5. 成年人:她对丈夫的家庭非常顺从,真是个典型的介妇。她应该更加独立和自立一些。
以上是关于成语“介妇”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