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蜓尾格(tíng wěi gé)
发音(Pronunciation):tíng wěi g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轻佻,不严肃正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蜓尾格源自于古代的诗词,蜓尾指的是蜻蜓的尾巴,蜓尾格就是指蜻蜓在空中飞舞时,尾巴随风摆动的样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轻佻,不严肃正经,像蜻蜓的尾巴一样摇摆不定。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言语举止轻浮、不庄重、不稳定的情况,表示对其不满或不赞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蜓尾格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蜓尾细碎飞花莱,燕子轻丝弄月台。”这里描写了蜻蜓的尾巴随风摆动的情景,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形容人的言行不严肃正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时总是说笑不经,真是个蜓尾格。
2. 这位领导太不严肃了,总是开会时蜓尾格,让人难以敬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蜻蜓的形象和尾巴摇摆的动作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总是在课堂上闹腾,就像蜓尾格一样不认真听讲。
2. 初中生:她的言行举止总是轻佻不正经,真是个蜓尾格。
3. 高中生:那个同学在班级会议上一直开玩笑,完全不像个蜓尾格。
4. 大学生:他平时总是言谈轻浮,像个蜓尾格一样不拿事情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