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词语字典 > 鼎俎
鼎俎
更新时间:2023-12-13 23:58:22

成语(Idiom):鼎俎(dǐng zǔ)

发音(Pronunciation):dǐng z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古代宴会上用来盛放祭品的大鼎和餐具,借指重要的职位或责任。也用来形容重要的事物或重大的责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鼎是古代的一种大型炊具,俎是古代宴会上放置祭品的石台。成语“鼎俎”原指宴会上用来盛放祭品的大鼎和餐具,后来泛指重要的职位或责任。表示重大的责任和事情,也可以指代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重要的职位、责任、事物等。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职位或任务的重要性,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人的重要性和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鼎俎”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周朝。据说,周文王在位期间,他的两个儿子周公旦和周公绪都很有才能。周文王曾经面临一个重要的决策,不知道该将王位传给哪个儿子。于是,他在宴会上摆了两个鼎,一个鼎上放了羊肉,一个鼎上放了豆子,让周公旦和周公绪分别负责烹饪。周公旦选择了烹煮羊肉,而周公绪选择了烹煮豆子。周文王对周公旦的选择非常满意,认为他的选择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责任心。于是,周文王决定将王位传给周公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肩负着鼎俎之重。

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可谓是一项鼎俎之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鼎和一个俎,鼎代表重要的职位或事物,俎代表责任或任务。将鼎和俎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图像,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周朝的历史,了解周文王和他的两个儿子周公旦和周公绪的故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是学校的鼎俎,负责教育我们。

2. 初中生:参加高考是每个学生的鼎俎之重,关系到未来的发展。

3. 高中生:班长是班级的鼎俎,负责组织各项活动。

4. 大学生:担任学生会主席是一项鼎俎之责,需要承担很多重要任务。

5. 成年人:作为家庭的支柱,我肩负着鼎俎之重,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查看全部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
按拼音查词语
最新加入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