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骿胝(pīng zhī)
发音(Pronunciation):pīng zh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不受贪欲、功名等外界因素影响,保持纯洁的心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骿胝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君子之骿胝也,贵乎其全也。”骿胝中的“骿”为纯洁、高尚之意,“胝”为脐下肉块之意,引申为心灵深处的纯洁之物。成语用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不受外界诱惑而保持纯洁,心地纯净,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骿胝一词多用于称赞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外物》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一个叫子胥的人,他被悬赏列为“逐臣”,有人想要杀掉他。子胥面对悬赏,他的心灵非常纯洁,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最终成功逃过一劫。后来人们用“骿胝”来形容他的品德高尚,不受外界诱惑的纯洁心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属于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骿胝之人。
2.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仍然保持着骿胝的品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骿胝”与纯洁的心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心灵像脐下的肉块一样纯净无暇,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庄子的思想,了解中国古代对于人的品德和道德的追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骿胝之人,不受坏人的诱惑。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骿胝之人,保持纯洁的心灵。
3. 高中生:面对诱惑,只有骿胝之人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4. 大学生:我觉得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与否可以从他的行为中看出来,骿胝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