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一发而不可收拾
发音(Pronunciation):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hu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无法控制或挽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原文是“一发而不可復振”,意为一旦发生就无法恢复原状。后来,人们将“复振”改为“收拾”,使这个成语更加生动形象。它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无法控制或挽回,后果不可估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局势、事件或问题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例如,一个小错误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可以用“一发而不可收拾”来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左传》记载,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38年的鲁国。当时,鲁国的国君宣公派遣使者去晋国向晋文公提亲。晋文公接见了鲁国的使者,并决定给予鲁国一个美人作为礼物。然而,这位美人却被晋文公的弟弟所爱慕,于是她和晋文公的弟弟私奔了。这个事件最终导致了鲁国和晋国的关系紧张,无法挽回。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的结构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其中“一发”表示一旦发生,而“不可收拾”表示无法控制或挽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2. 他的错误决策导致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后果。
3.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火”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根火柴一旦点燃,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或扑灭,就好像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收拾。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例如“无法挽回”、“无法控制”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水滴滴答答地流了一地,一发而不可收拾。
2. 初中生:他的谣言在班级里传播开来,引起了很大的骚动,一发而不可收拾。
3. 高中生:这场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一发而不可收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