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排难解纷
发音(Pronunciation):pái nán jiě fē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排除困难,解决纷争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排难解纷是指通过协调、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纷争,消除困难障碍,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排难解纷常用于形容处理各种纠纷、矛盾的场合,特别是指政府、组织或个人在处理社会、家庭、工作等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排难解纷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学家,他曾经在一个国家做官时,遇到了许多矛盾和纷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孟子提出了“排难解纷”的理念,通过他的努力,成功地化解了许多困难和纷争,使国家和谐稳定。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排难解纷是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表示通过排除困难和解决纷争来达到和谐的目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大家要团结一心,共同排难解纷。
2.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排难解纷的工作,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排难解纷:
1. 将排难解纷的发音与“拍男解分”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2. 想象一个困难的场景,然后使用排难解纷的方法解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排难解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教我们要互相帮助,排难解纷。
2. 中学生(13-18岁):班级里发生了矛盾,我们需要排难解纷,保持团结。
3. 大学生(19-22岁):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活动,旨在排难解纷,提高同学们的沟通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