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丧魂落魄
发音(Pronunciation):sàng hún luò p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精神极度憔悴,毫无希望和斗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丧,失去;魂,精神;落魄,失去希望。形容人精神失常,情绪低落,毫无斗志和希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遭遇挫折、失败或失望的人,特别是在心情极度低落、丧失信心的时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有记载:“叔孙通丧魂落魄,曰:‘君子之行也,久矣。’”叔孙通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名将,因为战争失败,精神崩溃,丧失了斗志和希望,所以形容他为“丧魂落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丧魂落魄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失败,变得丧魂落魄,再也没有了信心。
2. 在遭受打击后,他变得丧魂落魄,对未来感到绝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丧魂落魄”想象成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都丧失了,变得非常低落和绝望的状态。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情绪低落、失去希望相关的成语,如“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后丧魂落魄地躺在床上哭了一整天。
2. 初中生:她的梦想破灭了,变得丧魂落魄,不愿意再去尝试。
3. 高中生:他被学校开除了,感到丧魂落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家人和朋友。
4. 大学生:他的创业失败了,变得丧魂落魄,不敢再去尝试创业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