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貌合神离 (mào hé shén lí)
发音(Pronunciation):mào hé shén l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外表看起来和内心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表面上看似和谐,实际上却存在矛盾或分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貌合神离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表面上和谐,但内心却存在巨大分歧或矛盾的成语。它强调了外貌和内心之间的不一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描写,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组织或社会现象中的矛盾。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于以下情境:
- 形容两个人关系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彼此之间存在矛盾或隔阂。
- 形容一个组织或团体内部存在分歧,但外表上却保持和谐的状态。
- 形容社会上一些表面上和谐的现象,实际上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或冲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贾府就是一个典型的“貌合神离”的例子。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外表上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内部矛盾和冲突。这个故事中的贾府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貌合神离”的结构是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貌合”表示外表看起来和谐,而“神离”表示内心存在分歧或矛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两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谐,但实际上却貌合神离。
2. 这个团队的成员们总是表现出一副和睦的外表,然而内心却存在着许多分歧,可以说他们是貌合神离。
3. 这个政府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团结一致的,但实际上内部却存在着许多矛盾,可以说是貌合神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
- 将“貌合神离”这个成语与表面上和谐但实际上存在矛盾的情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印象。
- 可以将“貌合神离”这个成语与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进行对比,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貌合神离”类似的成语,例如“虚与委蛇”、“表里如一”、“口是心非”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升对于表达方式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10岁):他们班上的两个同学看起来很好,但其实他们之间貌合神离,从来不一起玩。
2. 初中生(14岁):他们学校的学生会成员之间关系貌合神离,经常互相批评,但外表上看起来很团结。
3. 高中生(17岁):社团活动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导致了貌合神离的现象,项目进展缓慢。
4. 大学生(20岁):在大学社交中,有些人之间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但实际上却貌合神离,只是为了利益而合作。
5. 成年人(30岁):公司内部存在着许多貌合神离的关系,导致了内部冲突的不断加剧。
以上是关于成语“貌合神离”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