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仁仪礼智
发音(Pronunciation):rén yí lǐ z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仁:仁爱;仪:礼节;礼:礼仪;智:智慧。指一个人具备仁爱之心、遵守礼节、懂得礼仪并且智慧过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能力。仁爱之心代表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遵守礼节代表了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遵循,懂得礼仪代表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智慧过人代表了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了仁爱之心、遵守礼节、懂得礼仪并且智慧过人的情况。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上》:“仁者爱人,有礼者尊人,有智者利人。”意思是仁爱的人会关心他人,有礼节的人会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会使他人受益。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了“仁仪礼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个单字成语组成的合成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具备仁仪礼智的好学生。
2. 这位老师不仅有扎实的学识,还具备了仁仪礼智的品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拆分成语的每个字,分别记忆和理解其含义,然后再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仁仪礼智相关的其他成语,如“仁者无敌”、“仪态万方”、“礼尚往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是一个仁仪礼智的好同学,总是乐于助人,懂得礼貌待人。
2. 初中生(13-15岁):她是一个具备仁仪礼智的班长,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能处理好班级的事务。
3. 高中生(16-18岁):他是一个仁仪礼智的学生领袖,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社团活动中展现出了领导才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