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赃官污吏
发音(Pronunciation):zāng guān wū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贪污腐败的官员和污秽无德的吏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赃官指贪污受贿的官员,污吏指品行败坏、无德行的吏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官员或吏员贪污腐败、行为不端的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批评官员或吏员的贪污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津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魏国有个官员叫赃官,他贪污受贿,行为十分污秽。后来,他被人告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污吏是指那些品行败坏、无德行的吏员。这个成语的起源就是来自这个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赃官污吏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方的赃官污吏层出不穷,需要加强反腐败工作。
2. 他深受赃官污吏的影响,也开始贪图不义之财。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赃官和污吏的行为形象化,例如想象一个官员手持赃款,而吏员身上沾满污秽的东西,以此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腐败案例和反腐斗争的故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说,赃官污吏是坏人,不能做坏事。
2. 初中生:我们要学习正直的品质,不能像赃官污吏那样贪图不义之财。
3. 高中生:了解历史上的赃官污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