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朝过夕改
发音(Pronunciation):cháo guò xī gǎ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变化无常,态度不稳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朝过夕改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朝和夕分别代表白天和晚上。朝过夕改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想法、态度、行为等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不稳定和不可预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反复无常,无法坚持一个固定的立场或决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朝过夕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董卓传》中。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在政治上非常专横和腐败,经常改变政策和立场。因此,人们用“朝过夕改”来形容他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朝过夕改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朝和夕分别代表白天和晚上,过和改分别表示变化和改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态度朝过夕改,让人无法预测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2. 这个政客经常朝过夕改,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民众的需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朝过夕改这个成语与“早上朝阳,晚上改变”联想起来。早上的太阳代表稳定和坚持,而晚上的改变表示变化和不稳定。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日千里”、“变化莫测”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弟弟的学习态度朝过夕改,有时候很认真,有时候又不想学习。
2. 初中生:我的朋友经常朝过夕改,一会儿喜欢这个明星,下一秒又换了一个喜欢的。
3. 高中生:政治家的立场经常朝过夕改,只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
4. 大学生:老师的要求很明确,我们不能朝过夕改,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