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目大不睹
发音(Pronunciation):mù dà bù d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非常模糊、看不清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眼睛看不到,事物模糊不清。形容事物非常隐晦、不明了,无法看清真相。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信息不明确、事物不清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真相被人故意掩盖、隐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任安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目大不睹,听之者不闻,上下相失。”意思是指眼睛虽然睁得大大的,却看不见,耳朵虽然听得见声音,却听不清楚。后来,这句话被人们引申为形容事物非常模糊、看不清楚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目”、“大”、“不”和“睹”四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解释太模糊了,简直是目大不睹。
2. 这个问题的真相被掩盖得很好,目大不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目大不睹”拆分为“目”、“大”、“不”和“睹”四个字,然后联想“目睹”表示看见,而“大不睹”则表示看不见,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视觉相关的成语,例如“目瞪口呆”、“目不转睛”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迷宫里迷路了,到处都是墙,完全目大不睹。
2. 初中生:老师说的那个问题太难了,我完全目大不睹,不知道怎么回答。
3. 高中生:新闻报道中的那个事件真相被掩盖得很好,让人目大不睹,无法辨别真假。
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观点表达很含混,让人目大不睹,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