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公之于众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zhī yú zhò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公开展示给大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将事物公开展示给大众,使大家都能看到、了解、知晓。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公开、公示、公布等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宣公十年》中,齐国的宣公担心自己的儿子无法继承王位,于是决定将儿子的过失公之于众,让大家评判他是否适合继承王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公开)之于(给)众(大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公司的经营状况。
2. 这个政府应该把政策的执行情况公之于众,让人民知道政府的工作成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公之于众”与“公开展示给大众”进行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公开展示自己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公开、公示相关的成语,如“公而忘私”、“公正无私”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公之于众,不可以作弊。
2. 初中生:学校的活动计划要公之于众,让同学们都知道。
3. 高中生:政府应该将疫情信息公之于众,让人民知道真实情况。
4. 大学生:科研成果应该公之于众,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