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同仇敌慨
发音(Pronunciation):tóng chóu dí kǎ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团结一致,共同抵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同仇敌慨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人们能够团结一致,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和斗志。这个成语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共同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共同面临威胁或挑战时,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如战争、灾难、社会运动等,表达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对抗敌人的决心和意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同仇敌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当时,鲁国的襄公遭到了邻国齐国的侵略,他希望能够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抵抗齐国的侵略。于是,他派遣使者到其他国家传达自己的意愿,并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决心。最终,各国诸侯纷纷响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抗齐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仇敌慨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仇”表示共同的敌人,“敌慨”表示愤慨和斗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全国人民同仇敌慨,团结一心。
2. 这个社区的居民在遭受洪水袭击时,同仇敌慨,共同抗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
1. 将“同仇敌慨”分成两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同仇”,表示共同的敌人,然后再记住“敌慨”,表示愤慨和斗志。
2. 将这个成语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如何团结一致,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和斗志。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以下内容:
1. 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
2. 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如何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敌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面对考试时,同仇敌慨,一起努力学习。
2. 初中生:我们足球队在比赛中遭遇强敌,但我们同仇敌慨,最终获得了胜利。
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我们应该同仇敌慨,争取自己的权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