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权宜之计
发音(Pronunciation):quán yí zhī j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无法达到理想目标或解决问题时,采取权宜之计,暂时应对或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权宜之计是由“权宜”和“之计”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权宜”指权宜之计,即暂时的、临时的解决办法;“之计”指方法、策略。权宜之计意味着在无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采取一种权宜的方法来应对问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权宜之计多用于描述在困难或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我们可能会采取权宜之计,暂时避难在一个不太理想的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权宜之计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如《论语》、《史记》等。权宜之计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智慧,用以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权宜之计的结构为:“权宜”+“之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个紧急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权宜之计,暂时避难在一处山洞里。
2. 虽然这个解决方案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只能用权宜之计来应对目前的困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权宜之计”与“权宜当时的计划”进行联想,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暂时采取的应对措施。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宜之计相关的成语,如“权宜之策”、“权宜之术”等,以扩展对权宜之计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必须想出一个权宜之计来保护自己。
2. 初中生(13-15岁):虽然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一个权宜之计。
3. 高中生(16-18岁):权宜之计是在无法达到最佳目标时,采取的暂时解决办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