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步履蹒跚
发音(Pronunciation):bù lǚ pán zh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不稳定,步伐蹒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步履蹒跚是指行走时脚步不稳定,摇摇晃晃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受伤等情况下的行走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步履蹒跚可以用来形容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的行走状态,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发展不顺利、进展缓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话:“麟之足,步步履蹒跚。”这句话形容了麟兽走路时脚步不稳定的样子。后来,这个形容词被用来形容人行走不稳定,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步”、“履”和“蹒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为腿部受伤,所以行走的时候步履蹒跚。
2. 那位老人年事已高,步履蹒跚地走在街头。
3. 这个项目一直遇到困难,发展步履蹒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步履蹒跚”与行走不稳定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摇摇晃晃地走路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行走、稳定相关的成语,如“步步高升”、“步步为营”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摔倒了,站起来的时候步履蹒跚。
2. 初中生:她感冒发烧了,走路的时候步履蹒跚。
3. 高中生:他受伤了,走路的时候步履蹒跚,但仍坚持参加了比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