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流落失所
发音(Pronunciation):liú luò shī suǒ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的居所。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没有家园,四处流浪,没有安身之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因战乱、灾难或其他原因而无家可归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失去工作、失去归属感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父偃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他曾经在齐国担任官职,但后来因为谏言不被接受而被贬至齐国的一个偏僻地方。主父偃在路上遇到一个农夫,农夫问他:“您为何流落失所?”主父偃回答:“我因为忠言逆耳而被贬谪到这里。”这个故事中的“流落失所”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短语,由“流落”和“失所”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位老人年纪大了,流落失所,无处可归。
2. 这些难民因为战乱而流落失所。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流落失所”与“无家可归”这个近义词联想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与流落失所相关的成语,如“流离失所”、“漂泊无定”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我的小猫丢了,它现在流落失所了。
初中生:战争使很多人流落失所,他们需要帮助。
高中生:大学毕业后,他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流落失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