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晚节末路
发音(Pronunciation):wǎn jié mò l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道德败坏,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晚节指的是人生的晚年,末路指的是尽头或终点。晚节末路形容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因为道德败坏而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年老时丧失了道德和人格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在职业生涯或生活中堕落的人,尤其是年老时丧失了道德操守的人。它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不要在晚年堕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孟子在晚年时,曾经去拜访荀卿,但荀卿拒绝了他。孟子很伤心,离开时说:“我已经晚节不保,走到了末路。”从此,晚节末路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道德败坏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晚节末路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晚节”和“末路”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位曾经是伟大领袖的人,如今却走到了晚节末路。
2. 那个政治家因为丑闻曝光,已经晚节末路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在黄昏时分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象征着他的晚年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道德和人格有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心不在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爷爷告诉我,要坚持做好事,不要走晚节末路。
2. 初中生:老师说,要珍惜青春,不要在年老时走晚节末路。
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因为贪污腐败,走到了晚节末路。
4. 大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走晚节末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