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大仁大义
发音(Pronunciation):dà rén dà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具有广大的仁爱心和高尚的道义操守。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仁大义是指一个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且始终坚守正义和道义准则。这个成语强调个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行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仁大义常用于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仁爱心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守正义和道义,并且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行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着积极的参与和贡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仁大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昭公被困在齐国的情况下,晋国的士人郤缺为了救昭公,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背挡住了箭雨。这个故事体现了大仁大义的精神,即为了保护他人而不顾一切的奉献。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仁大义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大”、“仁”和“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现了大仁大义的品质。
2. 这个慈善机构一直以大仁大义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大仁大义拆分为“大”、“仁”和“义”三个部分进行记忆。同时,可以通过与具体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道义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忠诚义气”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是一个有大仁大义的好同学,总是愿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初中生:面对不公正的事情,我们应该有大仁大义的勇气去维护正义。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大仁大义的精神,愿意为他人付出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大仁大义的品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