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蹇谔匪躬
发音(Pronunciation):jiǎn é fěi g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不肯自谦,自以为高人一等。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蹇谔匪躬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蹇”、“谔”、“匪”、“躬”组成。蹇意为跛脚,谔意为安抚,匪意为不,躬意为亲自。这个成语形容人自以为高人一等,不肯自谦,不肯亲自做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蹇谔匪躬常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自大不谦的人。可以用来揭示某人的自负和骄傲,警示其应该谦虚和虚心学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蹇谔匪躬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故事中,齐国有一位名叫公孙蹇的大夫,他跛脚行走,但自认为自己才华出众,不肯谦虚。有一次,公孙蹇去拜访齐国的宰相公叔文子,却因为自己跛脚而不肯亲自行礼,只是坐在车上,让别人代为行礼。公叔文子看到后,就用这个成语来批评公孙蹇。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蹇谔匪躬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整个成语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蹇谔匪躬,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
2. 这位领导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总是蹇谔匪躬,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跛脚(蹇),却不肯亲自行动(躬),还自以为是(谔),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自负盈亏”、“自以为是”等,以扩大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总是不肯自己做作业,让别人帮他,真是蹇谔匪躬。
2. 初中生:他自以为是,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真是蹇谔匪躬。
3. 高中生: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真是蹇谔匪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