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隔雾看花
发音(Pronunciation):gé wù kàn hu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通过雾霭、烟尘等障碍物,依稀能看到花的模糊景象。比喻虽然看到了一些表象,但没有看清实质或本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比喻看事情不全面,只能看到一部分,没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或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看清真相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传,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隔篱呼取尽余杯”的句子,意思是通过篱笆隔着呼叫,把桌上的酒一饮而尽。后来,人们把这个词汇引用到了“隔雾看花”这个成语上。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隔雾是动词短语,表示通过雾霭、烟尘等障碍物;看花是动宾短语,表示看到花的模糊景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这个问题只是隔雾看花,没有弄清楚实质。
2. 别只隔雾看花,要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隔雾看花”与雾霭中花朵的模糊景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对事物的模糊认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见微知著”、“不识抬举”等,来增加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6-12岁):我在雾中看到了花,但是看不清楚它们的颜色。
中学生(13-18岁):他对这个问题只是隔雾看花,没有深入研究。
大学生及以上:在做研究时,我们不能只隔雾看花,要全面了解问题的本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