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若合符节
发音(Pronunciation):ruò hé fú ji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符合礼节规范,恰如其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若:如同;合:符合;节:礼节。意为言行符合礼节规范,恰如其分,合乎情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得体得体,不偏不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句“若合符节,乐只君子”。意为如果言行符合礼节,才能使君子感到愉悦。后来,人们将“若合符节”作为成语使用,形容言行得体,符合礼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若合”和“符节”两个词组成,通过并列的方式表达成语的含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总是若合符节,备受大家的赞赏。
2. 这位演员在戏中的表演若合符节,让观众深受感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成“若合福婕”(音近“符节”),福婕是一个遵守礼仪的人,可以帮助记住“若合符节”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礼节相关的成语,如“遵循礼节”、“守礼如法”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喜欢和那个乖乖守礼的同学一起玩,他总是若合符节。
2. 初中生(14岁):老师教育我们要言行得体,符合礼节,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若合符节。
3. 高中生(17岁):在社交场合,我们要懂得若合符节,不仅能展现自己的素养,也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