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倒箧倾囊 (dǎo qiè qīng náng)
发音(Pronunciation):dǎo qiè qīng n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财物或知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倒箧倾囊源自古代的一种习俗。古代行旅者通常会携带箧(qiè)或箱子,里面装满了财物或物品。当行旅者遇到有需要的人时,他们会倒过箧子,将里面的财物或物品全部倾倒出来,毫不吝啬地分享给需要的人。因此,“倒箧倾囊”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慷慨地拿出财物或知识,毫不吝啬。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个人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财物或知识的情况。通常用于赞扬别人的慷慨和大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位宰相魏征。据传,魏征是一个非常有学问和财富的人,他非常慷慨地帮助他人。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穷人,穷人向他借一些钱以度日。魏征立即倒过箧子,将里面的财物全部倾倒给了穷人,毫不吝啬。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慷慨解囊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倒箧倾囊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其中,“倒箧”表示倒过箧子,将财物倾倒出来;“倾囊”表示毫不吝啬地拿出财物。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出了慷慨解囊的场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朋友倒箧倾囊,帮助他们度过了困难时期。
2. 这位慈善家总是倒箧倾囊,捐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倒过箧子,将财物倾倒出来,表示慷慨解囊。或者可以想象一个人倒过箧子,将里面的知识倾倒出来,表示毫不吝啬地分享知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慷慨解囊的成语,如“慷慨解囊”、“大公无私”等,以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倒箧倾囊地给了我一本漫画书。
2. 初中生:她是一位慷慨解囊的志愿者,经常倒箧倾囊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3. 高中生:这位慈善家倒箧倾囊地捐助了一所建在偏远山区的学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