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收起
查字典 > 成语字典 > 成语造句 > 齐量等观 > 齐量等观造句

齐量等观造句

齐量等观所有造句

成语(Idiom):齐量等观

发音(Pronunciation):qí liáng děng gu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对事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衡量,不偏袒个人或某一方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齐量等观是由《论语·公冶长》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原文是:“齐人无以为观,不如践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齐国没有什么值得观摩学习的,还不如去踏踏实实地耕种土地。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齐人无以为观”取出,形成了现在的成语“齐量等观”。它强调了对事物的公正评判和客观衡量,不偏袒个人或某一方面。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齐量等观可以用于形容评价一个人或一个事物时要公正客观,不偏袒个人或某一方面。例如,在工作中,领导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公正评价,不能偏袒某个员工或某个部门;在学校中,老师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能偏袒某个学生或某个班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起源于《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曾向孔子请教如何评价一个人。孔子告诉他,对于一个人,要看他的言行是否与道德相符,而不是只看他的外表或者说他的好话。公冶长听后深受启发,于是说了“齐人无以为观,不如践土”的话。后来,人们将其中的“齐人无以为观”取出,形成了成语“齐量等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齐量等观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齐量”是动词短语,表示公正地衡量;“等观”是名词短语,表示公正地评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领导在评价员工时要齐量等观,不能偏袒个人或某一方面。

2. 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齐量等观,不能偏袒某个学生或某个班级。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齐量等观”拆分成“齐量”和“等观”两个部分记忆。通过联想,可以想象一个公正的法官在衡量一个案件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评判。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齐量等观”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论语·公冶长》中的其他内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公正评价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公平正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在评价我们的作文时要齐量等观,不能只看字写得好不好。

2. 初中生:在班级评比中,老师要对每个同学的贡献进行齐量等观,不能偏袒某个同学。

3. 高中生:大学招生时,考官应该对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齐量等观,不能只看分数。

1/0

组词造句
成语造句
网友关注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