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竹烟波月
发音(Pronunciation):zhú yān bō yu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山水景色优美、宁静祥和的景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竹烟波月是描绘山水景色的词语,其中“竹烟”指竹林中的烟雾,形容山林之美;“波月”指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明亮的月光,形容水景之美。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和美丽。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写山水画、旅游景点等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美丽和宁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竹烟波月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形容了登上高楼,可以看到壮丽的山河景色。后来,人们将“山河景色优美”引申为“竹烟波月”,用来形容美丽的山水景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竹烟波月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幅山水画真是竹烟波月,美不胜收。
2. 晚上在湖边散步,看到了一幅竹烟波月的美景。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竹烟波月”与美丽的山水景色联系起来,想象在竹林中看到烟雾缭绕,水面波光粼粼,月光明亮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山水景色相关的成语,如“烟波浩渺”、“山清水秀”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去公园,因为那里有很多竹烟波月的景色。
2. 初中生:我在山上看到了一幅竹烟波月的美景,感觉心情很愉快。
3. 高中生:这幅山水画描绘了竹烟波月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