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目若悬珠
发音(Pronunciation):mù ruò xuán z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目光极为专注、锐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子路问于子贡曰:‘夫子何如?’子贡曰:‘目若悬珠,颐使风琴。’”意思是说孔子的目光如同悬挂着珍珠一样明亮,他的颐使得琴弦随风而动。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目光十分专注、锐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目光专注、敏锐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学习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工作时专注于细节、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散文,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的对话是孔子弟子子路问子贡关于孔子的状态,子贡用了“目若悬珠,颐使风琴”来形容孔子的目光和姿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目若悬珠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试中目若悬珠,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答案。
2. 这位画家的目若悬珠,能够发现事物中的细微之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的意思和来源记在一起,想象孔子的目光如同悬挂着珍珠一样明亮,颐使得琴弦随风而动。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和《左传》的历史知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都目若悬珠地听着。
2. 初中生:比赛的时候,队友目若悬珠地看着对手,准备做出最佳反应。
3. 高中生:学习紧张的时候,我会目若悬珠地阅读教材,确保不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4. 大学生:实验室里的同学目若悬珠地观察实验现象,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