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弃瑕取用
发音(Pronunciation):qì xiá qǔ yò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弃:舍弃;瑕:缺点、瑕疵;取用:取用好的部分。意指舍弃其中的缺点,取其优点或有价值的部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评价事物或人时,舍弃其中的缺点,取其优点或有价值的部分。弃瑕取用强调对事物或人的客观评价,要能够看到其优点和价值,并以此为依据。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达在评价事物或人时,应注重看到其优点和价值,而不仅仅关注其缺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语出自《史记·卷四十四·魏其武安侯列传》。故事中,魏其武安侯在收集器物时,看到一件瓷器上有瑕疵,但依然选择收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评价事物时,不应只看到其缺点,而要看到其优点和价值。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宾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虽然有些缺点,但他的优点非常突出,我们应该弃瑕取用。
2. 这幅画虽然有些瑕疵,但整体来看还是非常精美的,我们应该弃瑕取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弃瑕取用”理解为在评价事物时,像是挑选宝石一样,舍弃其中的瑕疵,取其优点和价值。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去粗取精”、“取长补短”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虽然不喜欢那个同学的一些小毛病,但他学习很用功,我觉得应该弃瑕取用。
2. 初中生(13-15岁):这本书的内容有些杂乱,但作者的观点很独特,我觉得我们可以弃瑕取用。
3. 高中生(16-18岁):这个项目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的创新性和前景很大,我们应该弃瑕取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