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诗礼发冢
发音(Pronunciation):shī lǐ fā z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对于德行高尚的人,即使在墓地里也会有人追念、悼念,并吟诵他的诗文。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告子下》,原文是“若夫诗礼之礼者,发冢之人也。”意思是说,对于德行高尚的人,即使在坟墓里也会有人悼念他,吟诵他的诗文。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伟大人物的尊敬和敬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对于德行高尚的人的敬仰和尊重,特别是在逝世后仍然被人们追念和吟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对于德行高尚的人非常敬仰,即使这些人已经去世,人们仍然会在他们的墓地前举行仪式,吟诵他们的诗文,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怀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诗”、“礼”、“发”、“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墓地上经常有人前来吟诵,真是诗礼发冢。
2. 尽管他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诗文依然被人们吟诵,他真是一个诗礼发冢的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例如“诗”代表吟诵诗文,“礼”代表礼仪敬仰,“发”代表发表敬意,“冢”代表墓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礼仪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杨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诗礼发冢,我们要好好学习他的榜样。
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德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地上定会有人吟诵,他真是一个诗礼发冢。
3. 高中生:尽管这位作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依然被人们吟诵,他是一个诗礼发冢的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