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荡魂摄魄
发音(Pronunciation):dàng hún shè p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音乐、美景或者言辞极其动人,能够使人心醉神迷。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荡:摇荡,摇动;魂:灵魂;摄:吸引;魄:精神。荡魂摄魄形容音乐、美景或者言辞极其动人,以至于能够使人心醉神迷,全神贯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音乐、美景、言辞等能够深深吸引人心,使人陶醉其中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杨胡传》中有一段描述杨震和胡广之间的故事。杨震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善于辩论和演讲,每次他一讲话,胡广就会被他的言辞所吸引,仿佛灵魂都被摄取了一般,陶醉其中。因此,后来人们用“荡魂摄魄”来形容能够吸引人心,使人陶醉的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宾语+宾补。荡魂摄魄中,“荡”和“摄”是动词,“魂”和“魄”是宾语,“摄魄”是宾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首乐曲真是荡魂摄魄,听了让人陶醉。
2. 河边的景色真是荡魂摄魄,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3. 他的演讲真是荡魂摄魄,每个人都被他的言辞所吸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荡魂摄魄”想象成一幅画面,画面中有美丽的音乐、美景和动人的言辞,能够深深吸引人心,使人陶醉其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名胜古迹以及修辞手法,以增加对“荡魂摄魄”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听到这首歌,我觉得它真是荡魂摄魄,让我陶醉其中,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
2. 初中生(13-15岁):这幅画的色彩和细节真是荡魂摄魄,每次看到都让我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3. 高中生(16-18岁):老师的讲课真是荡魂摄魄,每次听到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对知识更加感兴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