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1972年出生,家中五兄妹,他排行老四,17岁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河北省石家庄打工。后来在石家庄创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一个身家过亿的富翁,2011年4月,在重庆市长寿区最偏远的石堰镇兴庄村兴建起别墅群,这正是他投资2000万为村民修建的别墅群。重庆长寿区30多岁的高强在外打拼多年,拿出1000万元在老家长寿区石堰镇兴庄村修建15栋小洋楼,送给5组的村民。目前楼已落成,1月16日乡亲们正式入驻。
各界对高强的评论:
巴蛮子:苟富贵勿相忘的现代版
高强建小洋楼送村民,这一新闻持续了一个阶段,尽管高强刻意低调,但这么大的事,媒体总还是要盯的,这不,人民日报海外版都登了重庆晚报记者采写的这一新闻。并且,高强回报乡亲这还只是开了个头,接下来,他说他还要在家乡投1000万办厂,并且收益全归乡亲。
白送,便是慈善,只是高强的这一善举,带着一些特定的感恩色彩,他的成长与打工经历,受过乡亲的“滴水之恩”,而今天,他将“涌泉相报”的涌泉,体量上做得太大了,受惠层面也扩大化了。
因之,高强之举,从他本人感受而言,可称得上是最具成就质感的慈善,带着“苟富贵勿相忘”的传统文化意味,带着国人惯见的那种衣锦还乡求得“根”的肯定的成就评价安慰,以自己最情愿的方式,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反哺社会,善莫大焉!
三青酉星:慈善当追求效果最大化
尽管,“人家如何送出自己的钱,管你啥事?”“人家做了好事,你还来弯酸?”是我说完下面这番话最可能遭致的指斥,但,基于对富人“高标准严要求”的考虑,我还是想说,高强的送别墅之举,是一种狭獈的慈善,客观效果不会好。
理由一,违背了慈善两个基本原则:1、惠及最需要的人群;2、帮急不帮穷;把一方人的居住条件一下子提到别墅级,彻底挖除了部分人的穷根,这种帮法,越俎代庖,将他人的命运一下子“承包”完,欠妥。
理由二,鼓励了不劳而获。在博彩中,诸多被天降大馅饼砸中的人,后来生活并不幸福,这样的事例很多;在旧军队中,基于只要是老乡便升官提拔的大帅帮乡亲,也有过许多,威猛如曾国藩、张作霖等,都干过这等事,可那些“鸿运高照”的老乡,常常没那个命享那福泽。高强之举,便带着这特别这种安慰自己宏愿的个性标准,于客观上,是滥施了爱心。
我更赞赏高强表态还要在家乡投1000万办厂这种事,这才更像慈善,是扶贫更扶志,授鱼再授渔。
伤齿龙:慈善可以有一万个面孔
这世上有一小众人群,是不差钱的主,他们每天不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愁怎么挣钱,而是愁怎么把钱送出去。这是他们寻找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譬如高强,虽有过打工经历,但目前已是亿万富翁,稳定盈利模式已成,这往后看,赚钱就不是目的了。
数钱数到手抽筋,做人做到这地步,图享受的便去想海吃海喝,声色犬马了,而有良知责任的便想如何回报社会。形形色色的慈善就此登场,有第一慈善家李春平那种,以每天以万为单位向外砸钱的,自称20年送出了2.8亿,(也出过涉嫌文物大案的新闻),有陈光标高调慈善,无所不用其极生怕世界哪个角落没有知道的。也有高强这种,最具操作性也最获心理安慰的——给家乡人。
伤齿龙觉得,只要是乐意出钱施爱,富人可以用一千种形式一万个面孔来做慈善。并且我们要容忍一些慈善动机里的“私欲”,只要私欲满足小于付出,只要慈善能获得良性运作,只要不涉及洗黑钱、隐猫腻,都可以。我们可以用制度设计来校正规范这些事。
譬如,都说国外慈善家多,其实有一项文化教化和两项制度的功劳,让他们“自愿或被自愿”走向慈善,文化教化是全球普适,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良心自觉;两项制度:一为遗产税的逼使,遗产税有逼使富翁向善的功能,富翁们想留巨额财产给子孙,会被遗产税宰去很大一部分,美国遗产税最高额度55%,北欧83%,日本61%,这种狠宰下,富翁当然会想,白给不如图个好名声;二是税收政策诱使,国外很多税收政策会对慈善事业有大幅度的奖赏,慈善款可抵税。
在中国目前仅靠富翁良心,凌乱而自行其事地做着慈善的背景下,与其对高强这种善举说三道四,不如提醒制度设计,早些将规范慈善路打造好,尤其在公开透明可监督的土壤培育、富者更富穷者可富的活水养鱼可持续等方面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