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网络红人>玛丽·米克
玛丽·米克

玛丽·米克 ——人物介绍

玛丽·米克(Mary Meeker)是1990年代后期,期互联网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分析师之一。《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她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及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并列为能影响市场的“三大推动力”。 

玛丽·米克(Mary Meeker),印第安人,1958年9月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著名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曾任职于摩根斯坦利公司,她犀利的分析眼光不但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把自己变成了明星。是1990年代后期网络繁荣时期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分析师之一。 

早期经历

玛丽·米克成长于印度一个小农庄。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回她参加了一场股票交易的模拟比赛。眼看着手中的“股票”价值不断翻倍,米克立刻对华尔街表现出了极大的痴迷。

玛丽·米克持有美国DePauw大学文学学士和文学博士学位,以及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的目标很明确: 成为投资组合的分析专家。

1991年,玛丽·米克进入摩根斯坦利公司。她对8家网络公司的股票表示乐观,结果1992年这些股票中的大部分直线下跌。

1995年8月9日,米克推荐名不见经传的网景(Netscape)公司股票上市,引起人们的关注。

互联网女王

1996年2月,米克出版了300页的《互联网报告》。在这份第一次系统化分析互联网产业的报告当中,米克运用了多种图表和数据指出,互联网使用者在最初3年,将从1995年的900万人,以每年成长一倍的速度增加,也就是每天增加0.19%,每7秒增加一位使用者,到2000年互联网使用者将达到1.5亿人。此外,米克率先提出了“眼球”、“页面浏览”等分析指标来评估网络公司,而不是用过去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和“毛利率”等数据。这份报告迅速成为互联网投资商们的“圣经”,米克也因此一举成名。 [1]

1999年,她供职的摩根斯坦利给她的报酬高达1500万美元。同年,《财富》杂志以她作为封面人物,称她为美国商界第三号女强人。

2000年,这种风光对于玛丽·米克来说已经不复存在,网络经济的泡沫开始显现。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曾达到最高峰,而后就一路狂跌。

2001年,由于她对亚马逊之类的网络股票持坚定的乐观态度,便一直受到投资者和财经媒体的猛烈攻击。她褒奖过亚马逊、雅虎、Priceline.com、FreeMarkets等新经济公司,但在那时仍不愿调低其评级,可是这些公司的股价都已比最高值时缩水了85%-97%。有人干脆直呼她是“泡沫女王”。

2001年8月1日,米克早年大力推荐的亚马逊和eBay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出了起诉,两家公司指控米克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所提供的对eBay和亚马逊的研究结论存在偏见。 

2001年8月10日,一家代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股东的律师事务所也对米克提出了指控,他们指责米克为了使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继续成为摩根斯坦利的客户,不切实际地夸大和推荐该公司的股票,致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众多的起诉,摩根斯坦利公司说它将“全力应诉”。但曼哈顿的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米尔顿·波勒克救了他们一命,他认为,起诉书指控米克在科技股走高时作出过于乐观的股评,但这一起诉是在滥用诉权。同年,10月份他驳回了起诉。尽管摩根斯坦利对此结果表示满意,但仍然无法挽回玛丽·米克的声誉。

2004年就职于摩根斯坦利的玛丽.米克帮Google做IPO准备时,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

2006年3月,米克是摩根斯坦利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0年11月30日,米克从摩根斯坦利离职加入了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成为后者的合伙人之一。

2011年10月18日,来自凯鹏华盈(KPCB)、玛丽·米克尔在旧金山Web2.0峰会上发表了2011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称移动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行业以往的经验,移动互联网也将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查看全部
相关信息
相关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