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网络红人>哈希姆·萨奇
哈希姆·萨奇

哈希姆·萨奇 - 简介

哈希姆·萨奇,1968年4月24日出生于南斯拉夫科索沃省德雷尼察地区,科索沃的总理。不过2010年12月,受欧洲委员会议会调查,科索沃总理哈希姆·萨奇为“犯罪集团首领”,长期从事毒品、武器乃至人体器官走私活动。

哈希姆·萨奇 - 学生时代

哈希姆·萨奇

按“科索沃解放军”官方资料的说法,萨奇打少年起就“有志从事科索沃的独立事业”。考上科索沃普里斯蒂纳大学后,萨奇主攻哲学史专业。不过,普里斯蒂纳大学似乎不对萨奇的胃口,于是他留学瑞士,考入苏黎世大学,专攻东南欧历史和国际关系,并成为有“推动科索沃独立”色彩的学生会主席。

具有“政治基因”的萨奇,不甘过平淡的校园生活,于1993年加入了致力于推进科索沃独立、具有与南联盟政府对抗色彩的“瑞士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侨民组织”,随后成为“科索沃人民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当年曾与萨奇共事的拉拉季奇说:“任何接触过萨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极强的政治使命感,滔滔不绝的演讲天赋,再加上用不完的精力……他是很有感染力的一个人。当然,也有人对他的政治手腕颇有微词,觉得他‘城府深得令人害怕’。”

1993年,萨奇成为科索沃独立秘密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的核心决策成员,一手把持着“科索沃解放军”的财政、招募、武器和训练,并将新招募的成员送到阿尔巴尼亚境内进行秘密训练。

哈希姆·萨奇 - 政治经历

起家

哈希姆·萨奇

年轻的萨奇之所以能青云直上,除了因为他具有“政治基因”外,还跟他的“德雷尼察集团”有关。国际社会觉得这个组织的面孔非常模糊。西方情报机构认为,“德雷尼察集团”一度控制了科索沃地区10%至15 %的犯罪行径,包括走私武器、车辆、石油、香烟,还贩卖妇女。这个集团与阿尔巴尼亚、捷克和马其顿的黑社会有密切关系。“德雷尼察集团”之所以与黑社会关系密切,主要是因为萨奇的姐姐嫁给了阿尔巴尼亚最大的黑手党头目塞迪贾·巴鲁什。

依靠“德雷尼察集团”赚来的大钱,萨奇的“科索沃解放军”日益壮大,开始向政府发起挑战。1993年5月25 日,“科索沃解放军”发起了首次袭击,攻击了科索沃腹地的格洛戈瓦茨火车站。据说,发动这起袭击的就是萨奇本人、他的好友拉菲特·拉马、雅库卜·努里、萨米·约苏库和伊 利奇·卡杜里。这次袭击事件造成4名塞族警察死亡,重伤3人。1996 年6月17日,萨奇和数名“科索沃解放军”的成员袭击了科索沃北部地区的一辆塞族警车。不久后,在科索沃中部地区,萨奇的一伙手下居然用手榴弹袭击了塞族军营“米洛奥布里”。

一名多次追随萨奇实施袭击行动的“科索沃解放军”成员说:“萨奇很有军事头脑,他从不蛮干,而是事先确定非常详细的计划,充分搜集情报,在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会对某个目标实施攻击。因此,他亲自领导的几次袭击行动,己方没有一个人伤亡。正因为这一点,那些曾在军中服役的南联盟阿族军官很佩服他,纷纷投到他的旗下。”

萨奇领导的“科索沃解放军”拉开了武装对抗南联盟武装部队活动的序幕。1997年,萨奇的“科索沃解放军”以游击战的方式向南联盟政府全面开战。

亡命生涯

哈希姆·萨奇

1997年7月,普里斯蒂纳地方法庭以“恐怖主义”的罪名缺席审判了萨奇,判处他10年监禁。此后,南联盟军警奉命全境搜捕萨奇。当时,科索沃境内的南联盟军警几乎人手一张萨奇的照片,并在民间重金悬赏捉拿萨奇。

重压之下,萨奇和手下躲进了德雷尼察的深山老林,凭借密林和山洞的掩护与军警周旋。萨奇后来回忆说:“有一次,南联盟的军警离我的隐身之地仅有5米之遥,我能清楚地听到警犬的声音。正当我和手下陷入绝望、准备拼命时,天降暴雨,迫使搜山的军警仓促离开。这是我最惊险的经历之一。”

萨奇还有一次惊险的经历:“我刚躲进德雷尼察一个老乡家里,军警就跟了过来。老乡的儿媳妇灵机一动卧床装病,我们就隐身在她卧室的夹墙里。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可能会被送进监狱,或者被当场打死!”在东躲西藏之外,萨奇还不时越过边境,潜入阿尔巴尼亚和瑞士,在那里继续推动科索沃的独立。萨奇屡屡成功躲过南联盟军警的搜捕,一次又一次从他们鼻子底下溜走,南联盟军警因此给他起了个“蛇”的绰号— —能逃会躲,从不被他人察觉。后来,萨奇欣然接受了这个绰号。

哈希姆·萨奇 - 任职总理

南联盟战争结束后,萨奇组建了科索沃民主党。靠着“科索沃解放军”的枪杆子,科索沃民主党的力量无人能比。不过,在2001年的大选中,萨奇觉得自己当总理的时机并没有成熟,于是让科索沃民主党的副主席雷克瑟皮出任科索沃总理。

尽管科索沃民主党在2004年大选之后沦为反对党,但萨奇本人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越发强大。

哈希姆·萨奇

2007年底,眼看科索沃独立时机已经成熟,萨奇决定“下山摘桃”,正式参加科索沃总理的角逐,结果如愿当选科索沃新一任总理,其领导的科索沃民主党牢牢控制了15个政府部门中的7个,包括财政、经济、能源和教育等核心部门。科索沃总统塞伊迪乌领导的科索沃民主联盟,眼看萨奇的势头不可阻挡,于是同意与萨奇携手。

当选科索沃总理后,萨奇表示:“我们力争在今年前半年让科索沃实现独立,我们会让梦想成真……科索沃必将独立。”不过,他谨慎地表示,如果没有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支持,科索沃的独立脚步可能会放缓。然而,今年1月30日,萨奇却公开表示:“科索沃的独立将在未来数天内实现。塞尔维亚不会对科索沃产生任何影响,科索沃在走自己的道路。”

萨奇知道,不论他能否实现科索沃“国父”的梦想,自己面临的压力都十分巨大。 科索沃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一团糟。政治上,原“科索沃解放军”代表的阿族对所有“非我族类”大搞“民族清洗”,塞族人口不断外流,在阿族的阴影中艰难为生。除种族仇杀外,科索沃的经济也不容乐观,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科索沃的失业率高达70%,大部分人口靠国际援助度日。

哈希姆·萨奇 - 违法调查

2010年12月,欧洲委员会议会正式采纳调查员迪克- 马蒂关于科索沃问题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马蒂指称科索沃总理哈希姆·萨奇为“犯罪集团首领”,长期从事毒品、武器乃至人体器官走私活动,因而在欧洲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欧洲一些媒体认为 “马蒂报告”使欧洲人开始反思科索沃战争的正当性,对欧盟一向标榜的人权和价值观来说也将是一次考验。欧洲对科索沃现状不满

马蒂的这份报告是在欧洲委员会授权之下,历时两年调查完成的。报告透露,萨奇领导的犯罪集团“特莱尼察” 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前就从事武器和毒品走私等活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该组织将科索沃解放军抓获的一些非阿族人杀死并摘取人体器官,然后贩卖获利 。

塞尔维亚外长耶雷米奇日前表示,应该彻底调查萨奇的罪行。同时,萨奇事件是对国际社会的一次“巨大道德测试”,对欧盟一向标榜的人权和价值观也将是一次考验。

查看全部
相关信息
相关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