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磊-简介
朱鸿磊与爷爷
朱鸿磊,男,2000年出生,彭水县连湖镇樱桃村文昌沟人。
每天凌晨6点,10岁的朱鸿磊就醒了,他麻利地将穿了近一周的衣服套上,赶紧来到一墙之隔的厨房生火做饭,借着灶膛里的火光温习一下功课。饭好后,他叫醒了患病的爷爷。朱鸿磊的动作必须要快,因为上学还有近5公里的山路要走。
母亲离婚后出走,爸爸多年来在外打工分文未寄回。与七旬患病爷爷相依为命的10岁水果男孩朱鸿磊,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除了每天要步行几十里路来回上学外,还要爬几米高的果树,摘下水果换油盐钱,被当地村民称为“水果男孩”。10岁的他靠卖水果养活七旬爷爷,每天只吃两顿饭。
2010年8月网友把朱鸿磊的经历拍成视频《小小男子汉》挂到华龙网上,到2010年9月19日下午4点半,点击率达到73291人次,因为靠卖水果养家糊口,人称“水果男孩”。
朱鸿磊-成长经历
“水果男孩”朱鸿磊跟同学打羽毛球
“水果男孩”朱鸿磊,今年10岁(2010年),家住彭水县与湖北相邻的茫茫大山中的连湖镇。朱鸿磊当年在广州出生,2009年8月,在湖南打工的父亲朱玉怀与母亲感情不和离婚后,母亲出走至今不知所踪。随后,父亲朱玉怀将朱鸿磊送回老家。而父亲在外打工几年来,从未给家里寄过一分钱。
水果男孩朱鸿磊很懂事,爷爷去年患风湿病后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承包地被迫转给其他村民种,然后村民会返还一些粮食给他们。从2009年开学起,小鸿磊每天早上6时左右就悄悄起床生火做饭,叫爷爷起床吃了后,还要把碗洗了再去上学。每天下午小鸿磊放学回家时约16:30左右,爷孙俩才一起吃中午饭,大山里天气短,他们一天只吃两餐。
每天步行几十里路上下学
“水果男孩”朱鸿磊的班主任龚开礼说,朱鸿磊是2009年9月到樱桃小学来插班的,现在念小学四年级,成绩中上,性格显得有些内向,但从不调皮,有时还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小鸿磊的家离学校来回约有几十里路,每天他都要沿着公路步行5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他从不旷课,也从来不迟到。”龚开礼回忆说,上个学期的一天中午1时左右,朱鸿磊才匆匆赶到学校。原来,当天他出发时半路上山洪暴发,公路一方发生垮塌,遭遇泥石流后,朱鸿磊没有放弃上学的念头,而是翻过另一座山赶去上学。
爷爷种下果树孙子摘水果
“水果男孩”朱鸿磊的午饭“水果男孩”朱鸿磊家背后是一座山,平时饮水就从山上用管子接进家里。他介绍说,他家四周有许多桃子树、李子树和梨子树等,那是爷爷以前种下的,现在早已结果。大伯娘田世英说,随季节不同,每当水果成熟时,朱鸿磊就会爬到树上,用塑料口袋一个一个地摘下来,然后背到离家步行约两小时的镇上去卖。“李子一公斤才两元。”朱鸿磊说,周末时他卖掉后就去换油盐供家里用,“我下午放学回到家后,有时就去摘水果,有时还叫大伯娘帮我带到镇上去卖。”
看着年幼的小鸿磊爬到树上摘水果,附近村民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村民刘大针说,朱鸿磊爬到离地好几米高的树上去摘水果,他们都很同情他,怕他掉下来,时间一久,很多村民都称他为“水果男孩”,认为他很勇敢,很有胆量。
照片办展览看哭市民
重庆绿叶义工协会办公室主任胡承亮介绍说,2010年6月他们到彭水山区走访贫困儿童,将他们感人的场面拍了回来,并于2010年7月初在江北观音桥办起展览。“其中有近一半的照片是朱鸿磊的个人图片。”胡承亮说,当时很多市民赶来观看,其中一位带着小女儿来观展的女士感动得哭了。
2010年9月19日,胡承亮带着众多好心市民捐助的1000多元爱心款重返彭水,来到小鸿磊所读的樱桃小学,将这笔款交到他手中。他说,小鸿磊接过爱心捐款时,眼泪流了下来,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