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溯珣-死亡事件
2010年9月8日上午,参加军训的张溯珣感到身体不适,随后被送到医院救治,并被宣布“脑死亡”。
21日下午,19岁的张溯珣停止了心跳。医生诊断,张溯珣患有“血管畸形”。对于张溯珣的病情,从她父亲张治湖处得到证实。
21日下午,张溯珣的遗体已被送到殡仪馆。
张溯珣-生活背景
张溯珣很小时父母已离异,张溯珣被判给母亲韩玉媛抚养,但她上学一直跟着身为教师的父亲张治湖。张治湖后来重组新家,而韩玉媛一直未再成家,并于前几年去深圳打工。
张溯珣-家属讨说法
张治湖表示,女儿“血管畸形”的病情他并不知情。在他看来,军训是女儿死亡的诱因,如果没有军训期间剧烈运动,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但该校几名受访学生表示,军训强度并不大。
校方与其家属就善后问题进行沟通。期间,有亲属向校方提出赔偿100万元。对于校方提出的出于人道主义给予的数万元慰问费用,家属表示不能接受。张治湖称,希望学校能解决女儿母亲未来的养老问题,支付孩子10余年来的抚养费,并以小孩的名义向慈善机构捐一笔钱。
张溯珣-校方回应
校方认为,在张溯珣的整个救治过程中,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先后支付了7万余元医疗费用,不存在过失。对其家属提出的要求,校方感到很无奈。
张溯珣-法律规定
国家《学生伤害处理办法总则》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依法确定。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代天修建议,如不能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最后可诉至法院。
张溯珣-思考
军训,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军训,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是我们增长才干的机遇,也是对我们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用心融入其中去学习,去锻炼,去磨砺,其目的是: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力学、力行、立新”的真正含义;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军训,还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毋庸置疑,军训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不断解放思想,让军训与时俱进,坚决摒弃军训过程中的形式化,官僚化,粗暴化。让军训走一条人性化,实用化,持续化的道路。
军训的人性化就是每一种训练项目的的选择都应该深思熟虑,充分照顾当代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行为特点,尽可能放弃一些对学生身体有重大影响和潜在影响的训练项目。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尽可能安排合适的时间就餐休息。教官的管理要恰当有度,要严肃处理个别教官存在的粗暴行为。对于个别身体特殊的同学,要差异化对待,做到有所训有所不训。
军训的实用化就是每一种训练项目的选择都应该以实用为前提,坚决避免一些花架子,流于形式的内容。做到所有的训练内容都是以强身健体为根本,以培养当代学生纪律性,集体责任感为目标,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增强国防意识为方向。要不断创新项目,加强前沿国防教育,增强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的使命感。
军训的持续性就是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自立自强自制意识,让整个军训精神持续下去。军训的时间一般两周或一个月,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不可能在短期内铸造形成。因此,军训更应该加强持续性教育,让军训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直接关系着未来我国在各项领域的发展与强大。军训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深化改革,让军训人性化实实在在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