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嘟——嘟嘟——”警报响了起来,大家也跟着慌了起来。老师紧急通知:“大家快跑,不要拥挤!注意人员踏伤!”我们按照老师的指令快速有序地从前门和后门逃离教室,在走廊我们排好了队伍,等待老师安排,逃离教学楼。
“该我们班了,大家动作动作快一点!”老师焦急地喊道,“开始地震了。”我们急速跑向大门,“地震”越来越强烈了,局势也越来越紧张,只见张祥垚急得面红耳赤,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班长则走在后面维持着秩序。
突然,我的鞋带不知道被谁一脚踩开了,我害怕极了,蹲下来就系鞋带,不好,一紧张鞋带被系死了,怎么解都解不开,我急得都要哭出来了。这时,我身边出现了一个人,一看,是班长。
“你怎么还不跑啊?”“我是班长,我得负责所有同学的安全,只有你们都跑出去了,我才能离开。”我被班长的话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后还是班长蹲下来帮我把鞋带系好了。
只剩下10秒了,可我们还在三楼,班长拉起我冲进一间教室,一把把我按在一张课桌下面。“护好头部,不要受伤。”班长在另一个课桌下叫道。
“轰隆隆”一声巨响响起,我知道这是演练,声音什么的都是假的,可我仍然十分紧张、十分害怕、心跳急速,感觉像和死神擦肩而过。
这次防震演练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明白了做事情必须沉着冷静,考虑好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也许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认为,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这一点尤为重要。
其次,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等第一轮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亦可转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墙角处、厨房、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能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第三,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附近、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乱中跳下去或拥堵,不可以在楼房、电杆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坠物伤害。第四,平时要保持楼梯、走廊等通道畅通,不可以在过道上堆积物品,影响紧急状态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种自救措施后,政府单位、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要组织防震自救演练,使书面自救措施知识经过训练,得以熟练操作。
全民行动起来吧,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来武装自己,捍卫自己的生命!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纪录。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