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和爸爸二话没说,拉起我的手就向医院迅速赶去,爸爸妈妈时不时地问我:“哪里不舒服?想不想吐?”我回答说:“头晕,想吐。”爸爸妈妈听后又加快了脚步,到了医院,妈妈焦急地问医生:“她怎么了?是不是甲流感?”医生说:“她没事,但发了高烧,要输液。”
妈妈取过药后,爸爸妈妈坐在我旁边陪我。爸爸灌了点开水让我取暖,我有些饿了,爸爸买来枣糕让我吃。终于输完液了,妈妈和爸爸陪我一起坐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妈妈爸爸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他们还是去给我做午饭了。
望着他们走去的背影,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我总觉得躺在床上有些不安,可爸爸妈妈就是不让我去外面,这时,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父母的爱。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照,我永远爱你们!
1. 仔细观察四幅图,说说他的四要素。
2. 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妈妈给小建买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3)小建和小华为小树捆稻草。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3.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小华对小建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也请大家练习写一件事。
1.观察四幅图,说说这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
2.观察第一幅图。
说说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说说小明这时的样子。
3.观察二、三两幅图。
这时小猴和小熊到了什么地方?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注意二、三幅图之间的语言连贯。(提示难点)
4.观察第四幅图。
5.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观察另4幅图,练习说说。
1、 读习作要求。
2、 讨论,任选一组写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
教后记:
1、 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
2、 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 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1、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2、 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1、 学生自己准备水彩笔和白纸。
2、 投影仪。
1、 课前请一位同学离开教室。
2、 找一找,我们班级少了谁?
3、 如果让你通过报纸来寻找他,你应该怎么办?(画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来)
1、你们看,这是武建设的画像,谁来说说他的外貌?
2、根据这幅画像,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 也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像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 学生画像。
1、 小作者怎么介绍武建设的这些特征的?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作文。
2、 指名译名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 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但是,必须够抓住任务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习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和爱好是,可以举一两个例子。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 ,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条理要清楚。
3.练习写稿子,修改,誊写。
教后记: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例文”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借助例文,让学生领会写发现不但要新、细,还要注意按顺序抓住重点观察所见到的事物。
1、 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小草中的发现
1、出示要求,思考: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小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的发现的?
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
1、 启发谈话: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们曾有过哪些发现呢?想一想你的发现,把它有重点地回忆回忆。
2、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3、练写。
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 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教后记: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1、投影片。
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
3、听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读懂例文,讨论明法。
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
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妈妈的呢?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写对话)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妈妈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教后记:
第二课时
目标:迁移仿作,练习说、写。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写对话
说的什么 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训练要求。
3、根据书中的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
教学重难点:把书中提供的相关资料,合理利用,重新组织,写成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
教学准备:端午节的活动录像。
教学步骤: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这些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呢?
再过几天,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要到了吗?
是呀,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端午节。
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学生介绍已有的相关知识。
3、 有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吧。
4、 学生阅读资料。
5、 指名朗读每一条资料,及时补充、丰富资料的内容,使学生清楚明白。
6、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呢?鼓励学生谈出独特的习俗。
1、 阅读课后习作指导,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 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2) 介绍端午节的风俗
2、 指导写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这一天最主要的风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可你们知道:
(1) 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吗?
(2) 你见过那种场面吗?
(3) 人们除了赛龙舟,还会干什么呢?
3、 指名说说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的原因。
4、 点评。
1、 表扬习作较好的同学
2、 讨论出现的问题
六、修改习作
1、 对照自己习作试改
2、 指名交流
3、组内交流、互评,师巡视
教后记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1.夏志成同学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
2.指名读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学是怎样写这篇稿子的?
3.讨论交流
⑴小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用一两句把引起自己关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了自己态度。
⑵通过小作者具体说明“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的事例,让学生知道,习作时,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与平时积累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有条理地写下来,要注意用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来说话。
⑶结尾归纳了小作者的看法,发出呼吁,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更加完整、紧凑。
1.齐读本次习作要求。
2.回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特别能引起自己的关注。
3.讨论交流。
4.拟定题目,模仿例文进行写作,师巡视。
5.指名读,讨论交流,评议。
教学后记:
1.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2.能知道日记的内容比较广泛。
3.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
4.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选择日记的题材。
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所学的日记的格式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我们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师生小结:第一行正中要写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行空两格写正文。
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做什么?
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4.帮助学生从作者写“吃桃子”这件小事,明白日记的内容十
分广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1.设疑:既然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都要写呢?
2.学生同桌讨论,交换意见。是不是不加选择,件件事
3.教师不忙下结论,要求学生默读例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
4.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编乱造。
5.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哪些应该写,哪些不应该写,哪些不值得写,并谈谈自己准备选择其中的哪一件写下来。
1、再读例文,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
2.学生朗读例文,讨论交流。
3、例文告诉我们,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必须掌握叙述的顺序: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学生拟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
5.自己准备写一件什么事?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6.教师评议,鼓励长处,指出不足。
7.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学生下笔作文,教师巡视辅导。
1、教师或学生讲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写日记的小故事。
2、师生共谈写日记的好处:帮助积累材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观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号召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谈谈今后将如何写日记。
教学后记: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 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和挑食的害处叙述清楚。
3、 让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读懂例文,学会编一个童话故事,叙述要清楚。
1, 课前阅读童话故事
2, 调查了解一年级或本班同学有多少人偏食,他们喜欢,不喜欢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3, 从课外书上查阅或向医生请教偏食的害处。
4、教学电子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1, 同学们知道饭前不洗手有什么害处吗?
2, 一年级有几个小朋友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你准备怎样教育他?
(编一个童话故事)
3, 耿新华同学已经把故事编好了,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读这个童话故事。
1, 引导构思:如果你写这个童话故事,你准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怎样不讲卫生,不讲卫生的害处。)
2, 初读例文,要求读通例文,读懂大意。
3, 引导学生说说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读例文
(2) 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4, 组织学生讨论
(1) 这个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怎样讲清楚的?
(2) 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好?
5, 总结:同学们,耿新华同学在写这篇童话时,先确定好自己写作的主题――讲卫生,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小花猫怎样不讲卫生和不讲卫生的害处两个方面来写,全文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今天,也让我们来排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童话故事吧!
1, 在你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书上就有几幅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图上都说了哪几种不好的习惯呢?(写字姿势、爱吃甜食、挑食)
3, 你准备写哪一幅图,又准备怎样写呢?
以第三幅图为例
1) 过课前调查,你发现谁偏食?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指名说说)
2) 偏食有什么害处?你从课外书上或医生哪儿了解到了什么?(讨论,交流)
3) 引导构思:你的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偏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4) 学生自行构思
5) 交流,评议
4, 第一、二幅的写作指导同理。
板书设计:
习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猫不讲卫生
怎样不讲卫生的
不讲卫生的害处
教后记:
今天,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同学,你是不是想知道他是谁吗?那么请你听听我是怎么介绍他的哦!
我的同学,他的性别当然和我一样,他长着两只小小的耳朵,他长着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眼睛上有淡淡的眉毛,恰好和眼睛成为对比。可惜,他的眼睛也不怎么好,已经戴上了350度的眼镜。
别看他长得文质彬彬,一本正经,可他很爱开玩笑,而且开玩笑时,也如此的的认真,严肃。下课时,他总喜欢看玩笑。一次,刚没下课不久,他就跟门口玩的同学说:“上课了。”大家就走进教室坐好,等待老师的到来,可是听到门口别班的同学正在热火朝天地玩,大家的心都飞到了外面。不知谁说了一声:“还没上课呢!”大家就拥就在教室里耐心的等待到门口继续玩,不知过了几分钟,只听他又说了一声:“上课了!”大家又飞快地跑回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老师的到来。过了不到一分钟,有人说:“准又被他骗了。”只见他依然不动声色地说:“我刚从办公室里回来,听老师说她马上就回来不信你们等等看。”于是,大家就在教室里耐心地等待。大家经过漫长的几分钟后,才听见那响亮的,从广播中传来的上课铃后,才知道自己又被骗了······
同学们,你现在知道他是谁了吗?
如果还是不知道,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他就是我的同学——乐凌峥。
1. 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2.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3.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4.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5.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6.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7.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8.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9.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语文作文评语大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初中作文资源请搜索初中作文频道与你分享!
10. 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1. 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12. …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13. 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14. 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15. 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16. 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17.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18.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9.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20.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有时,你很让我讨厌,
但我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你。
一开始我并没有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但你没有因此而抛弃我,反而是处处帮着我。慢慢地,我喜欢上了你,甚至发现我的世界根本不能没有你。
汉字是你的语言,我喜欢用这种语言和朋友们互相交流,从字里行间读取她们的心声。而你也用这种语言告诉了我好多好多。
是你告诉我,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必需品。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对他人的信任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是在这个有些浑浊的世界里还必须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你告诉我,做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在别人犯下错误时,要以“人无圣贤,孰能无过?”之心去安慰她,告诉她正确做法,让她改正错误。但宽容不是对霸者的忍气吞声,在霸者面前我们需要正义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