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纪念馆讲解员姚雯静的奶奶和阿妈因为生病和尕布龙同志“结缘”,“我试着走进尕爷爷的内心,触摸他的情感世界和所思所想。当我离他的内心越来越近时,感受到的是真实、朴素、平凡、永恒的大爱…… ”
“以往他对我们的要求过于苛刻,我不理解,也曾有过埋怨,但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才发现,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当成一种信仰坚持一辈子该有多难……”爷爷对家人的强烈感染,尕布龙同志的外孙女、海晏县三角城镇党委副书记达什姐莉娓娓道来。
青海日报社出版部编辑刘程锦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尕布龙的住所成了贫困农牧民免费的食宿站,那么他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通过采访,让她找到了答案——一定在青海的每一幅蓝图里,因为那里有他奋斗的足迹、有他无私的奉献!
台上,或哽咽或激昂;台下,同感受同振奋。大家一致认为,报告会又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让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传递出更加强大的向上向善正能量。
“尕布龙同志不愧是我们青海人民的骄傲,是各族人民群众心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听完报告会,省高级人民法院巡视员刘万珠感慨万分,“以前听说过尕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但今天现场聆听却是第一次。他确实是好党员、好干部的楷模,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际精神内涵,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我们要沿着尕布龙的足迹走下去,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尕布龙同志在他从政为官50年间,永葆党员本色,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的冷暖安危。”省第三人民医院职工姚兰兰流下了热泪,“从尕布龙同志身上我学到了信念如山、真情似水的公仆情怀,今后我要以他为榜样,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两学一做’的忠实践行者。”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省妇联宣传部部长吴倩边听报告边认真作记录,她激动地说,“尕布龙的光辉一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时代赞歌。我们每位党员,每个干部都要将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聆听报告,我真切感受到了一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为民爱民、克己奉公的高尚政治品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对照先进典型对标定位,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贡献自己的力量!”省文联机关党委干部祁鸣科坚定地表示。
霁雪初晴。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如一股清新之风,涤荡着党员干部们的心灵,凝聚起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加自觉践行“四个扎扎实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力量。
尕布龙同志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青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尕布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老领导、老党员而深感悲痛。尕布龙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风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学习中,大家被尕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所打动、所感染,大家认为:尕布龙同志是我们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他平易近人,爱民如子,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我们要学习尕布龙同志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笃定信念、忠贞不渝;学习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本分做官、干净做人;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加强修养、终身奋斗。。
学习尕布龙同志,就要像尕布龙同志那样,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廉,一门心思干好工作,踏踏实实履行职责,始终保持一个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一个廉洁的口碑,以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展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身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粒种子,尕布龙赤子精神牢牢扎根高原的土地里,面对高寒、贫瘠,年复一年竭力呵护着这片土地,且从不求回报。
身为牧民的干部,尕布龙以绝对的担当,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质;身为党的干部,尕布龙以绝对的忠诚,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尕布龙赤子精神是笃定信念、忠贞不渝的崇高信仰,是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是知行合一、敢于担当的实干本色。新时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尕布龙赤子精神,为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