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观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知道观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我想,这其实正是影片在暗示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幼年的阿甘曾经腿有残疾,于是,阿甘的母亲就不得不为她心爱的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以辅助其行走。于是,每每放学后,同伴们就会在路上讥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赶着阿甘扔石头。往往这时,那位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后,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便不在束缚着他,最后他奔跑如飞了。同伴们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的巴望着而束手无策。这,应该说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也许,曾经,有的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的负担过重,就因为面前的困难重重,而整天垂头丧气、郁郁寡欢。阿甘呢,信念是这样的单纯,目标又是这样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穷山恶水,可爱的阿甘也绝对能够以一颗绝对平常的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从而达到生命之巅、获得自己最终的辉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巴布,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这一目标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每个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电影《阿甘正传》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智商只有75分,而且腿有残疾的孩子的人生经历,他的名字叫阿甘。其实质这是一部深刻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影片。
羽毛飞啊飞,电影开始了。憨厚的阿甘坐在长椅上等九路公交车。对着身边来来去去的人,他讲述他的故事:幼小的阿甘,戴上背撑,两脚有那些金属支架,他无法走路。如果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会有同学背着他上学,风雨无阻,团结友爱。阿甘的同学们干了什么呢?他们不给他让座,拣石头扔他,他夺路狂奔。还有那个校长,居然因为阿甘智商75,想不让他上学。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绝不允许、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阿甘和珍尼在大树上培养着他们深厚的友谊,如果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是他们俩一起做功课,互学互帮,先进带后进,先后带上红领巾、入团、成为积极分子!是的,多么遗憾呀!在他们年少的美好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学习,甚至阿甘进了大学,也是天天不务正业,抱着个球猛跑,跑上四年就毕业了,带上学士帽。我们的大学生,一定要过英语四级、所有学科都及格才能毕业进入社会,成为栋梁之材。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去当兵。在资本主义国家,当兵就是当炮灰,阿甘所在的纵队在英勇的北越社会主义军队ak47的猛烈打击下,溃不成军,纵队的头儿中尉,也丢下双腿。阿甘的屁股上也挨了一枪。他冒着炮火,只为抢救回那个黑人奴隶的后代,他的心,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
阿甘的妈妈死于癌症。因为她没有医疗保障,没有高超技术的医生给她做手术,没有白衣天使照顾她,她靠出租小房子为生,她也没什么钱,看不起病。我们为了六十一个兄弟干了些什么?谁能忘记?制度不同,命运不同。影片在细节处也在阐述这个道理。阿甘在路上跑了三年多。他为什么跑?是追寻理想?追寻一个乌托邦社会?逃避那个让人窒息的社会制度。但是,他最后无奈地停下,因为追随他的人太少。悲哀!二亿多人——只有那么几十个清醒者。
写到这里很悲伤,悲伤得写不下去!还是收尾吧!阿甘在椅子上坐了那么久——才有一个人告诉他可以不用坐车,直接走过去就到珍尼的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人情冷漠的社会……
羽毛飘啊!飘!在那个社会,每个人都如一根飘在空中的羽毛,随时会改变方向和命运。幸运的是,我们不会轻如羽毛飘在天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螺丝钉!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
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我想,这,其实正是影片在暗示,在暗示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幼年的阿甘曾经腿有残疾,于是,阿甘的母亲就不得不为她心爱的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以辅助其行走。于是,每每放学后,同伴们就会在路上讥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赶着阿甘扔石头。往往这时,那位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后,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便不在束缚着他,最后他奔跑如飞了。同伴们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的巴望着而束手无策。这,应该说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却依然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又或是可笑。也许,曾经,有的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的负担过重,旧因为面前的困难重重,而整天垂头丧气、郁郁寡欢。阿甘呢,信念是这样的单纯,目标又是这样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穷山恶水,可爱的阿甘也绝对能够以一颗绝对平常的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绝不是仅仅用“愚人之福”就可以解释的。所以,我宁愿相信,只有保持阿甘这种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的人,信念才是能够减轻自己许多关于生命的又或是别的之类的重负,从而达到生命之巅、获得自己最终的辉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这一目标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的一生的确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可能会引导我去羡慕他。大概,我会的,只有去欣赏与阿甘在一起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其中的苦与甜,甚至,期待者“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有一次,爸爸从外面给我带回来了一本书——《阿甘正传》,搁在那里好长时间了,我都没翻一页,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同学给我提到阿甘这个人,我才想到了这本被搁置已久的书籍,当我翻开这本书,开始读起来的时候,我发觉我被阿甘这个人吸引住了,爱不释手的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阿甘是一个被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但是他善良和单纯,他从不憎恶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在阿甘单纯的眼光中,最美的事物是暗夜中的星星,黄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阳,他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阿甘执着、顽强,他战胜了生命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的奔跑着,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了橄榄球明星,大学生,全国知名人物,捕虾船船长,还得过荣誉勋章并多次受到总统的接待。所有荣誉的背后,是阿甘精神的写照。
我很想知道,阿甘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单纯,比起他,我们当代的小学生是不是内心应该感到愧疚呢?我们常常抱怨,抱怨父母不给我们买最新的玩具,常常埋怨今天的饭菜不合胃口,甚至痛恨,痛恨自己的父母不像别的父母那样有钱。我们往往做的很差,但是却要求的很多。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阿甘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
——妈妈说,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每当看到这些,我的眼睛就会模糊,这是一个多么单纯而又执着的孩子,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位无私而又顽强的母亲。
比起阿甘,我为我拥有的这一切感到惶恐,够了,真的够了,别再去埋怨,也别去跟别人攀比了,我们拥有的一切足够我们去好好珍惜的了,要学会感谢我们这一切,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多。
《阿甘正传》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部电影,该片是根据同名励志小说改编而成,并大获成功!想必这部电影绝大多数人都看过,之所以要写这篇影评,是因为我也是个资质普通的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阿甘,都是普通人,但能否创造奇迹,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阿甘正传里有这样几处是我非常感触的:
第一个泪点是阿甘天生弱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又是个低能儿,却还时长遭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可见在全世界都是一样,弱者和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受到伤害。虽然阿甘因为自己受到欺负而锻炼了逃跑的能力,之后也因此跑进了大学,成为了特长生,但我要说的是:善良是美德,但善良必须带着牙齿,否则会遭遇不公。
第二个泪点是关于珍妮的堕落和阿甘的痴情,珍妮早上学时期对阿甘的鼓励和告诉他逃跑的方法早就了他,阿甘也因此一直爱着她。但后来的珍妮却成为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她有着漂亮的外表,有着正常人的智商,与阿甘想必,却非常的失败。读后感.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不公,但只要有一颗光明的心灵,用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总会有奇迹发生的,此外,我们还要自重和自爱,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高洁的人。
第三个泪点是励志创业的阿甘,阿甘在当兵的时候就和好友布巴说过,自己想捕虾,而布巴也非常开心。就这样,一个低能儿和一个残疾人开启了创业之路,他们一开始遭遇了诸多挫折,付出了很多努力都无功而返,但因为他们的坚持,最后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变成了百万富翁。
当然了,真心善良的阿甘最后也收获了短暂的爱情,可见,好人终究有好报,这也是作者对阿甘的祝愿吧。
我也是一个阿甘,希望以后能够收获阿甘一样的成功!
假日,父亲推荐我读了《阿甘正传》这本书,他说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能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阿甘正传读后感。
夜间,我一气呵成将这本书读完。
对于阿甘这个人物,他对于事物出自本性的感触,或者说,近似一种看似白痴的举动,在无数人、无数次的冷眼和嘲弄中摔倒、爬起,最后走向成功,终而又毅然放弃虚伪尘世,选择人性的一份率真自然。我读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永远不要只是想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应该得到什么、必须得到什么,而是要想自己可以做什么。
或许是因为他与常人不同,所以他眼中的社会也不同,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便是那些对他不好的人,在他的眼里,也从未那样厌恶。
可以说,阿甘是幸运的。老天给了他一个不健全的大脑,但同时也给了他某些方面超于常人的能力。阿甘傻傻的,不懂得攫取什么,他好像甘于命运的摆布。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全身心的为了那件事去努力,不管是在音乐、体育、数学,还是其他的什么,他都以一颗快乐的心去看待,以一颗美好的心去感受,用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用一颗不言放弃的心去奋斗。因此,阿甘是幸运的。
阿甘从未讨厌过谁,嫉妒过谁,甚至于报复过谁。当他伤心时,失去时,他总是一个人,把自己藏起来缩成一团,吸吮着手指,呆在角落哭泣。可他最后成功了。他从未想过自己要有什么计划,他只知道要跑,快跑,千万别停下。而成功之后的他,却又果断的选择了离开,带着自己那只心爱的猿猴,吹着口琴,洒脱的在世界各地游走。
这是一种多么超脱的生活方式,生于自然,回归自然。
从阿甘的经历,我们更可以看出,生命就像空中那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扬,或翱翔蓝天,或坠入深渊。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无常,但只要有一颗德厚之心,自强不息,便必定可以走上成功的终点线,那一刻,你便是成功的,是经历过奋斗的,是明白了所有的,也是最真的。
在阿甘面前,我们充满了优越感,是因为他笨,他傻,从不去想自己想得到什么。而这也正好反映了我们身上压着的虚荣,我们存在了太多太多的偏见和执着,我们需要给阿甘的是什么?应该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嘲笑与欺负。在现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透过战争的硝烟与仇恨,我看到的是一颗真诚的心,一双单纯的眼睛,不管是怎样的坏事,在阿甘眼中,世界依旧像往常一样简单美好。从厚德载物到自强不息,一个人,拥有了高尚的品格,学会宽恕,学会忍耐,学会明了,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敢向前,这,便是自强。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是有偶然因素的,事情的成功不会因为你的处心积虑而接近终点。而我们的阿甘他真诚,他守信,他宽恕,他坚定而又不任性执着,所以他从不去想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他只知道要跑,要不停地跑,没有要求结果,但却收获颇多。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确,人生就像是那琳琅满目的巧克力,如果不去品尝,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的味道。在你遇到困难不前时,有没有想过,地球不会因为你的不前而停止转动,有没有想过,时间不会因为你的懦弱而停止前进。生活中什么都会发生,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给无法去对未来的一切做出选择,我们能够选择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好一切,真心的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书里还有一句话我很喜欢:always try to do the right thing,unless your conscience tells you otherwise.(务必做该做的事,除非你的良心叫你别做)。
爸爸说的没错,这是一本好书。虽然书里许多感情方面的内容我还是不太懂,但的确是一本好书。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很经典的电影——《阿甘正传》。
阿甘小时候是一个智力低下还无法正常走路的孩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长大后却成为了全美橄榄球全明星队的一员,参加了越南战争,加入了乒乓球国家队,成为了捕虾公司的老板,成为了全美闻名的跑步达人。
不可否认,阿甘是一个幸运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老天将馅饼砸到了他头上,但是,老天为什么选中了他呢?
我想,是因为阿甘与其他人不同。这种不同不是身体上的,更不是智力上的,而是内心中的。阿甘在别的孩子拿石块砸他的时候,没有对他们生出一丝怨恨;在上尉对阿甘的救命之恩没有感激反而是恶语相向时,他只是低着头道歉;在珍妮对他的爱无动于衷时,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对伤害珍妮的人挥起拳头。
无论这个世界怎样伤害他,他永远对这个世界怀抱着一份爱意。这,就是阿甘的不同。反观其他人,身体智力都无残疾,却整日怨无尤人,将人生浪费在碌碌无为和怨恨中。以为自己深谙处世之道,认为这个世界复杂无比,绝不可将真心示人,对阿甘这样的“傻瓜”不屑一顾,但是他们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这个世界复杂与否,皆在一念之间。认为复杂的人,总能在满山鲜花中一眼看到石头。而阿甘这样的人,却能在石头中开出花来。有时候不明白,掌握这个世界的,到底是那些圆滑世故、职场规则,还是真诚、宽容与爱?
看了这个电影,我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事物,莫过于“爱”了。就是“爱”,支撑着阿甘在乱石的攻击下,跑掉了沉重的铁鞋;就是“爱”,让阿甘在枪林弹雨中,无所畏惧地挽救了整队战友的生命。
阿甘的世界如此简单,简单到只剩下“爱”。但是这样的世界,才是上帝创世之初,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第一次看《阿甘正传》的时候,惊叹于影片情节与美国众多历史事件的惊人巧合,妒忌弱智的阿甘接连不断的好运气,对珍妮的频繁出走感到不解,为阿甘执着的爱情所感动。
后来发现香港明珠台重放次数最多的恐怕要数《阿甘正传》了,央视六频道也经常重播,昨晚也播了,每次重看,我都会陷入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中,有时候即使不看影片,开头及结尾的音乐一旦响起,总会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感动。
《阿甘正传》原著小说跟影片基本是两码事,导演对原著小说的改编非常坚决,几乎全盘推倒,重新来过。原著小说中,阿甘有着不少人性化的缺点,比如阿甘曾吸食,但这些在影片中完全看不到,除了弱智这个缺点之外。
电影跟小说,我认为表现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感人的小说通过文字去打动人,感悟字里行间的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一部感人的电影之所以感动人,则完全取决于画面和情节如何打动观众,坦白说观众站在那个角度,支持影片中的哪个角色,具体说就是同情哪一方。
导演将阿甘设计成一个弱智者也就是弱者的形象,目的就是在赢取观众的同情心,理解这一点,你对影片的大致情节就会有所理解。不过,简单是一个弱智者是不能打动人心的,这得看导演和编剧的功力了。
《阿甘正传》之所以成功和感人,主要还是阿甘和珍妮离离合合的感情故事深深打动观众,影片是如何做到这点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阿甘对珍妮感情的开始,源于小时候第一次做校巴的经历,在众多小孩拒绝与阿甘同坐之后,珍妮伸出援助之手,主动邀请阿甘与她同坐。那场戏我一直留有深刻印象,这场戏看似极其普通,内容就是孩子瞧不起弱智的阿甘,不想跟他同坐,珍妮却愿意与阿甘同坐。但我惊讶于为什么我会一直记着这场戏,甚至多年后,仍然记得这场戏一些台词。珍妮说,you can sit here if you want
现在看来,主要是前面的戏铺垫做得好,阿甘妈妈对儿子的言传身教和深切关怀之情,以及车上孩子们对阿甘漠视的态度,让观众对弱智的阿甘产生好感和同情心。
特别是临上公车时,可爱的阿甘跟女司机说,妈妈说不让他坐陌生人的车,女司机说,但这是校巴。阿甘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女司机只好说出自己的名字。有趣的阿甘就说了,这样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言下之意就是既然不是陌生人了,我就可以上你的车了,于是阿甘就上车了。看到这个幼稚得有些可爱的温馨场面,观众对阿甘的好感进一步增强。这么可爱诚实的小男孩居然在车上被其他的小孩子公然歧视,怎能不激发观众内心的同情和与关爱呢?影片为什么要在阿甘上公车之前加这个细节,目的不言而喻,效果也很好,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阿甘的好感增强了。
当观众的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经不满足仅仅是阿甘妈妈来帮助阿甘,迫切需要有别的人来帮助阿甘,这时候珍妮及时出现,将观众的感情变成现实,她与阿甘成为朋友,我们自然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样一来,珍妮和阿甘在车上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观众的注意,印象深刻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