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虞集 〔元代〕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赵万年 〔宋代〕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顾梦游 〔明代〕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
夏仁虎 〔清代〕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日夜直
曾国藩 〔清代〕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腊八节的传说一: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的传说二:朱元璋遇难之说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传说三:悼念秦长城修筑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的含义及风俗篇三
(一)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一种美好祝愿。人们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来祭祀祖先神明,感谢祖先对他们生活的庇佑,同时也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六蓄兴旺、五谷丰登。
(二)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在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腊八粥食材的丰富,还有农民丰收的喜悦。
(三)营造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沈从文的《腊八粥》那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腊八这一天,人们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一家人在一起的浓浓亲情。而做好的腊八粥赠给亲友,在馈赠与接受之间,这也加深了亲友之间的感情。
(四)蕴含追求健康的养生之道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食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还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消烦止渴等功效,可以说是养生的首选。
腊八节的含义及风俗篇四
1、腊八粥
腊八粥营养价值丰富,暖胃驱寒,所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必须的。
2、腊八豆腐
安徽省有晒制腊八豆腐的习惯,这一天把小黄豆做成豆腐,切成块,中间挖洞放盐水,在太阳下烤晒,慢慢晒干,味道入口松软、味咸带甜,非常好吃。
3、腊八面
陕西省一带,用豆类、面做原料,面做成韭叶面,红豆提前一晚泡水,第二天熬汤把豆子煮熟,用中火煮面。面煮好后放葱花有泼面,这就叫腊八面。
4、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5、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6、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7、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