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再现黄大发支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以下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高山清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以贵州省“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号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乡镇第一线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地“站出来”“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定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6年漫长坚守,36年初心不改,村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用最原始的钢钎、锄头和铁锤,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进行人工开凿,不分寒来暑往、不惧悬崖峭壁,凭着一股韧劲,靠着“一根筋”的执着,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感悟黄大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观看黄大发36年修渠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轻快。他总是深夜难眠,一心扑在找水源、修渠事业上,成为当代众人眼中的“当代愚公”。
“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爱国之情。
作为一名当代的年轻党员,我被黄大发的事迹所感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用36年的行动,展现了他为群众办实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为我们当代青年党员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作为当代年轻党员,我们要学习黄大发同志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困难找方法,坚持一定会获得成功。
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利畅天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高山清渠》,讲述“当代愚公”黄大发战天斗地,带领村民开凿绝壁天渠,改变草王坝落后面貌的故事。剧中,黄大发一句“认命,我就不是黄大发”掷地有声,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做出了最轰轰烈烈的举动。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大力弘扬“黄大发精神”,树立实干思维、强化实干担当、弘扬实干精神,要坚定初心、恪尽职守、戒骄戒躁,让“时代新人”的青春色彩更加“斑斓绚丽”,让“青春之歌”在基层“绚烂有声”,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以一个党员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困难面前,要以身作则,为群众做好模范作用,起好带头作用,时刻记住'共产党员'这四个字下面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任务。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山清渠观后感100字 2022年高山清渠观后感教师最新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范文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网站!
【高山清渠观后感100字 2022年高山清渠观后感教师最新】相关推荐文章:
2022高山清渠电视剧观后感 观看高山清渠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