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800字 - 查字典
汉语字典
  • 汉语字典
  • 词语字典
  • 成语词典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英语词典
查字典> 范文>2022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800字
2022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800字
小编:HANY韩
时间:2022-03-19 00:20:22

将自己内心之中的一切全部都书写出来,告诉给所有看过的人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那种心情,那么下边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1

朗读者第三季第一位特邀嘉宾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给我们讲述了北斗系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同时在杨元喜院士的声声朗读声中,也抚平了我们毛躁的心……

而第二位出场的特邀嘉宾是来自偏远山区的人民教师张桂梅老师,倾其一生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山区的孩子。

是什么样的老师,能够支援山区一辈子呢?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仅凭一己之力为山区的贫困孩子建立免费女子高中呢?是怎样严格的老师能够让首届1800多名高考生全部考上大学呢?

正如董卿老师所说,张桂梅老师是一个超人,在云南丽江的一个小学校,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不但要和贫苦做斗争,还要和疾病做斗争。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成功让数名山区孩子成功追梦。

到底是什么让这瘦弱身体迸发出如此力量?

或许是源于朴素的人生志向,或许是想用教育来隔断贫困的代价传递,或许是……

张桂梅老师原来是北方人,从家乡牡丹江到云南丽江,5000多公里,那怎么会到云南做了一辈子的老师呢?

张老师说到,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而自己在十多岁的时候便和支援3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了南方云南的中甸县,就是现在的香格里拉,并且在云南认识了丈夫,便也在留在了云南。

提到家人和丈夫,张老师也是一度哽咽,才知道什么叫做一夜白头。

丈夫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他们见面的时间不多,结婚几年来,呆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多少,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联欢会,让张老师永远难忘。

那是一次暑假的联欢会,而在这次联欢会后,张老师的丈夫便查出胃癌晚期,由于已经是晚期了,医生也并没有挽回他的性命,在去世前,丈夫还在担心张老师的身体,而第二天,丈夫的头发全部变白了,而后……

后来,张老师在极度的悲伤中,便将丈夫的骨灰带回了家,埋在了学校的后山上。

建立免费女子高中背后的故事

在丈夫去世后,张老师在极度的悲伤中,张桂梅老师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

还记张老师在访谈中说到,自己在调到民中后,曾经看到一个家长。早上2点,走了10给小时的山路,给孩子交学费,手里面的钱全是几毛几毛的,最后清点了,才50块3毛,还差100块,对张老师说,先交这么多,还差的后面补上。而后张老师便掏出自己不多的积蓄将孩子还差的钱补上。

还有一个小女孩,也是因为家里贫困,母亲不让她上学,要她嫁人。

正是看到山区孩子渴望知识,但是由于家庭原因而不得不辍学的情况,也正是因为爱的本能,让张老师坚定了要把办一个免费的高中的决心。

在张老师和其他的老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学校的首届高考生成绩出来了,当晚,查到成绩后,有的哭,有的笑。

全部参加考试的学生,一个不落,全部考上了!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数名学生走出大山,成功追梦。但是张老师的身体是每况愈下,她没让任何人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生与死的煎熬。

对高三毕业的学生的要求是不需要他们记得自己,而是要他们忘记自己,不许他们打听自己的身体情况。

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为祖国输出各个领域的人才,成功的用教育阻断了贫穷。

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2

品味经典,郎朗上口。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沉淀打磨,9月18日晚8点,青花郎《朗读者》第三季重磅归来。从2018年《朗读者》第二季收官到现在,尽管《朗读者》暂别观众已有三年时间,但这档被视为是文化类节目天花板的节目仅仅开播一期,“7个兄弟姐妹成全一个北斗副总设计师”,“张桂梅每天只能穿着衣服睡觉”等嘉宾话题就纷纷登上热搜榜,网友纷纷评价:“《朗读者》首期太好哭了”。据收视数据显示,《朗读者》酷云直播关注度1.09%,1.24%,同时段全部频道综艺排名。《朗读者》一如既往的关怀与温暖,励志与坚定。

首期节目主持人董卿与北斗导航系统设计师杨元喜、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国测一大队测绘工程师郁期青等在“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的命题中讲述时代故事,朗读经典作品,扣人心弦,在温暖且有力的声音里与无数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不改初心,依旧深情。从首期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一以贯之的文学底色和人文情怀之外,《朗读者》第三季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本季通过开放式命题的方式,每期一问,在更为广阔丰盈的思考空间内,通过一如既往的人性的光辉帮助大家找到答案。同时节目将从科技、教育、体育、文学、信仰等多个角度,携手48位时代朗读者,共同面对12道直击心灵的人生命题,和观众一起品读文学经典,聆听时代涛声。

在文化的孤独和娱乐的狂欢之中,《朗读者》将文学的世界,以朗读的形式、电视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也成为了一档现象级的文化类节目。当朗读者的故事在台上缓缓展开,他们的朗读也充满了不一样的意义。《朗读者》第三季的回归,必将再次激发人们内心对于文学、对于阅读的热忱。

“人是只须坚定,这世界对有为者并不默然。”时代的潮流瞬息万变,但优秀的品质却是永恒的,用经典致敬经典是青花郎向前发展的底色。

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3

《朗读者》将文学的世界,以朗读的形式、电视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也成为了一档现象级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第三季的回归,再次激发人们内心对于文学、对于阅读的热忱。本季通过开放式命题的方式,每期一问,在更为广阔丰盈的思考空间内,通过一如既往的人性的光辉帮助大家找到答案。同时节目将从科技、教育、体育、文学等多个角度,携手48位时代朗读者,共同面对12道直击心灵的人生命题,和观众一起品读文学经典,聆听时代涛声。通过梳理众多专家学者的点评,我们发现,《朗读者》第三季拥有以下三大魅力特质。

1、时代的张力

面对这档让优秀成为习惯、将超越作为本能的品质节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xx认为,《朗读者》第三季可称是守正创新之作,是一部高品质的作品。不同的人物,缤纷的色彩,精彩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其间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家国情怀。这一鲜明的主线,也是创作者的主题自觉和艺术追求。希望节目继续保持这样的品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xx留意到:和前两季相比,《朗读者》第三季体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时代朗读者”们放声朗读的,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一种精神旋律。节目立足当下找到时代的文学意境,这是非常高明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xx表示,最感动他的就是“时代朗读者”们是做“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们有信念,有意志,给大众以感动、启迪、激励,潜移默化地增强大众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思想的弹性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学院院长沈xx表示,用经典滋养,人文化育,榜样激励,来对社会扬善、立人、启真。它的传播,可以为心灵开花授粉,为精神养气生血,是人们成长道路上一段美丽风景。尤其在信息臃塞、灵魂板结中,获得思维、情感、认知方面的弹性。人间处处朗读声,乃时代之幸。

新华社《半月谈》副总编辑丁x认为《朗读者》第三季节目的形式是文学对人生的介入,每位嘉宾本人其实就挺“文学”的,从出场到朗读环节,他们的形象逐步立体起来。在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中,《朗读者》营造了更丰厚的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也特别点赞了节目的开阔性,《朗读者》第三季既像“后视镜”,从嘉宾对家国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情回望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伟大而平凡的人物奋斗的身影;它又像“探照灯”,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提示和照亮我们人生的方向。

3、审美的启迪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xx认为《朗读者》第三季是一档追求艺术境界、向光前行的节目。是“清流”,更是“顶流”。我们从节目里看到了故事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教育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xx,好的作品让人动心,除了要有思想的穿透力,也一定要有审美的洞察力。《朗读者》第三季节目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力量和道德的教化,更带来了一种审美的启迪,这在今天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认为《朗读者》第三季节目突破了“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传统界限,将《时间简史》《生活的艺术》等作品纳入选择范畴,让文学回归更加开阔的生活。节目并不满足于展现文学的语言之美,而是展现出“文学”一词在汉语及汉字传统中的原始含义,即作为“天文”“地文”和“人文”之心的交融的“文心”的表达。

那么上述内容就是小编在网络上面搜集到的相关的内容了,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查字典在等待着大家的到来,查字典会一直的提供大家需要的,请持续的关注查字典网,谢谢!

【2022朗读者第三季观后感800字】相关推荐文章:

《朗读者》观后感200字 观看cctv《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600字 观看《朗读者》央视节目观后感

朗读者青春个人观后感范文2021

2021年央视朗读者观后感600字范文最新3篇

朗读者经典语录开场白摘抄 《朗读者》精华卷首语和开场白

查看全部
最新作文
热门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