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范文>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范文3篇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范文3篇
小编:ZY周1
时间:2021-11-25 01:44:42

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来看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体会吧。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欢迎大家参考。

篇一: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而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你新的体会。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互动过程,在xx年的育儿过程中,我有几点粗略的体会。

一、首先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日本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就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说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胜过任何地位和金钱,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做人要大气,不要太计较利益,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宽待别人,做个情商丰富的人;取得成绩不要骄傲,碰到困难不要气馁,树立与人为善,以诚取胜,乐观向上的人格。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因为如果学习习惯好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并且学习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玩,做作业的时候认真做,玩的时候也要痛快地玩;有个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其待人接物、卫生等习惯。

三、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也可以鼓励他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有时候要设置一些小小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有很大的帮助。永远记得儿子第一次过马路的事情,那是上学期的事情,虽然我儿子已经xx岁多了。永远忘不了他过马路时那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神态,也忘不了从xx楼的阳台看见汽车驶到他旁边时心快蹦出来的心情,更忘不了儿子回到家那一刻自豪地说:“妈妈,我回来了,我自己会过马路了!”眼睛写满了自信,当然也忘不了我当时激动地紧紧抱着他说:“儿子,你真棒!你真的长大了,谢谢你。”因为那一次,是儿子教会我学会放手,才能飞得更高。

四、言传身教,把握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有进步应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导,帮他分析道理,找出问题所在,以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看时间和场合,把握好时机,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今年,我儿子上三年级了,和其他人一样,英语科成了最头痛的学科。第一次上课回来,老师要求背诵课文,由于没读好单词,又跟不上录音机读的速度,有点找不着北,急得只想哭,时间很晚了,该睡觉了,有点想放弃了。我及时鼓励孩子说:“儿子,不用怕,有妈妈在,我和你一起读。”于是我跟他一起读单词,教他读课文,跟他讲课文的内容,还与英语老师经常沟通。一段时间下来,儿子终于入了门,不怕英语了。这次成功不但使孩子不再对学英语怵头,而且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放飞心情,留点玩的空间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锻炼,玩也能玩出智慧,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质,留给孩子一定玩的时间。我会在节假日带孩子到郊外旅游,或远途,或附近的公园,或爬山,或做运动,让他放飞心情,增加知识面,减轻压力,创新思维。愉快的心情,将带给孩子生活上,学习上更多的收益。

成长是一种殷切的期望,成长是一种美好的心情。

篇二: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

我是xx的家长。我的孩子xx,今年xx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忙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爱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此刻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因此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户外,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发奋。因此干事情必须要认真,就应尽自己最大的发奋。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此刻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潜质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忙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但是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爱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好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能够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明白,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刻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发奋必须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够不在乎结果,但务必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到达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坚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长还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还期望老师对所有孩子都悉心呵护,使孩子的明天更完美!

篇三: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

x月x日,孩子们都被送去学校:两个大的读寄宿,x天后才回来;最小的孩子则被送去幼儿园,下午x点后再接回家。那原本被我十分嫌弃的喧哗叫闹,全都跟随着孩子们去了学校,家里一下子就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我和无边无际的寂静。不用再筹划一日三餐,不用再提醒他们纠正坐姿,不用再督促他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少费了好多的口水,少劳了好多的神,减轻了千万担的压力,心里为何却是空落落的,并没有想像中丢掉包袱后的轻松快乐?

整个人就如同被卸掉了筋骨似的,哪里也不想去,什么也不想做,仰躺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发呆。窗外的天色暗沉,家里更是暗得好像夜幕即将降临,映衬得我的心情更加寂寥。哦,看来我这是得了所谓的“分离焦虑症”了!不过,朋友们可别笑我多愁善感,要知道,和我一样因为突然和孩子分离而焦虑、忧伤的父母可是多得很。据媒体报导,各大高校附近租房、甚至买房陪读的父母并不在少数呢!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孩子不独立,不就是因为父母和孩子都无法忍受分离带来的焦虑和担忧所致嘛。

说到分离,认真细算起来,现阶段我和孩子们的分离并不算久,至少每个周末都能相聚。只是以后,随着他们渐渐升往高年级,我能看到的他们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要是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能相见的日子只怕是屈指可数了。做为母亲,呕心沥血将孩子养大成人,习惯了他们的身影在眼前晃动,习惯了他们的气息在鼻尖萦绕,习惯了他们在身边追逐笑闹……倏忽之间,这些全都不见了,心里怎能不难受呢?然而,为了他们的接受教育、有良好的前途,又好像别无选择。

偶然看到英国心理学家xx说的一句话,觉得挺扎心的,便记住了。“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咂读着这段话,着实有些让人心生悲凉。可是仔细想来也确是如此,世界上的爱,大抵都是奔向在一起,爱TA,就是希望能和TA朝朝暮暮、天长地久。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也必须以分离为目的。所以,与其让他们突然面临分离而痛苦,不如让他们提早预知、提前适应,及早锻炼他们成为独立而强大的个体,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和人格。或许只有做到这些,父母才算是合格的。

每个人都是先做孩子,再做父母,送别父母,然后被孩子送别。无论我们和父母、或孩子有多么相爱,都无法完整的相伴一生,我们和他们爱的最终的结局都必须是——放手,分离。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的轮回着。

今天的父母们已经不只是把生儿育女当成传宗接代,也不只是为了年老时有人照顾,大都也懂要适时放手,然后站在合适的位置,静静地远望,在他们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难题时尽力出手相助。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又有几个人会不难过呢?

面对这种分离,男人们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理智、淡定些(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女人的不适应表现可能会更突出些。前几年我经常逛天涯,记得里面有个专门讲婆媳关系的版面,那里面就有很多儿媳妇在吐槽婆婆的奇葩行为,比如什么“婆婆挑拨我和老公的关系,害我们吵架”,“婆婆不准我们睡觉关门,半夜来给她儿子盖被子”,“婆婆把我赶走,和她儿子睡一张床”……婆婆和儿媳的种种冲突、对抗,是电视剧里最长盛不衰的题材;生活中,也曾亲眼目睹因为婆婆的过度参与,导致儿子儿媳夫妻关系破裂的事情;最严重的是,还有的家庭因为婆媳关系恶劣而酿成惨剧,使儿子的人生过成悲剧。

亲爱的爸爸妈妈妈,在这里我想说:既然我们不能把孩子像婴儿时一样束缚在自己身上,既然我们必须要和孩子分离,那就慢慢调整爱他们的方式吧!孩子年幼时,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是应该细心点,多看着点;孩子们大了,已经懂得怎样做才不会让身体受伤害,我们也就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空间了。其实,过度的参与,哪怕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都要考虑周到,不仅自己劳累,也会让孩子厌烦呢。万物守恒,假如每个人的情感都只有一个固定的容量,那么我们要是一直固执地霸占着孩子情感世界中最重要的位置不放,孩子能分给其他情感的空间势必就会缩小,甚至残缺不全,这也意味着孩子无法正常的担任其它的社会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是这样,我们自己的人生,难道不一样也是残缺和不正常的吗?要知道,每个人都只能活一辈子,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生命更多元、更有趣味,才能算是不虚此行呢。

网上流行着一段北大才女xx的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无知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没错,适时而得体的退出孩子的世界,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喜好上面,既不会为难孩子,也成全了自己!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范文网”。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悟心得体会600字范文3篇】相关推荐文章:

初中生家长的育儿心得 初中生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

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 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毕业孩子家长感谢老师的话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感悟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查看全部
最新作文
热门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