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范文>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范文
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范文
小编:ZY周1
时间:2021-10-27 01:37:08

强化源头治理能力提升,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监管,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食安办作去年以来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并就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一、去年以来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坚持创新监管、服务发展,深化专项整治,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区未发生食品安全等级事故,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健全监管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年初与各镇(街道、功能区)政府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凡是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将食品安全监管、监督抽检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区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公安分局等成员单位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各地党委政府持续强化组织领导,镇级食品安全办公室设置实现全覆盖,村级食品安全协管(信息)员网格化监管队伍全面建成,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区食安办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在监管执法、应对突发事件等领域密切协作,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合力持续增强。

(二)强化源头治理,筑牢第一道防线。区农业农村局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引导,发放《农产品生产告知书》1100 份,落实生产者第一责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社会监督员、信息采集员等工作制度;制定大宗农产品“一品一策”实施方案,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积极开展全国绿色小麦示范基地认证工作,XX、XX、XX三镇申报 13 万亩全部通过审批,占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 25%;成功引导44家经营主体进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同时,通过省级财政补贴引导,鼓励生产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包装标识使用率,做到来源可知、流向可询、责任可究。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11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电子追溯,监督经营主体严格落实进货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下架召回等制度规定,有效推进食品安全“关口前移”。

(三)紧盯目标导向,注重风险监控。一是开展风险监测。根据《20XX年徐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区疾控中心针对超市等经营主体开展稻谷、熟肉制品等食品采样抽检工作,全年累计监测各类样品37份,其中完成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任务17份,完成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20份。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区市场监管局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市场秩序,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双落实,全年先后开展食用植物油标签标识、养老机构食堂等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整治行动46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1200余户(次),检查各类市场17个,排查各类食品店1236余户(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1份,查扣肉类800余斤;责令整改食品销售单位72家(户),下架封存涉嫌问题食品28公斤,没收外埠入徐未经备案的猪肉20公斤。同时加大农村食品专项整治力度,通过追源头、查流向、端窝点、堵渠道等方法,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和假冒、仿冒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全年度开展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打假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5件,没收白酒10余箱、食盐300余袋;抓获并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12人,公诉11人。

(四)聚焦餐饮食品,规范“明厨亮灶”。一是开展重点餐饮单位重点整治。重点检查XX大酒店等大型及较大型餐饮单位索证索票及相关记录保存,食品安全管理、操作人员食品安全认知及食品加工区域卫生安全状况,推行4D先进管理模式。二是开展小餐饮食品安全整治。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复审工作要求,大力加强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大气污染防治、餐饮单位等“双随机”检查;强化小餐饮环境卫生改善、油烟排放治理、主体信息公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加工过程控制等。三是保障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落实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承诺、登记菜单并每餐到现场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全年共举办区两会、中考、高考、金秋招商洽谈会等重大活动20余次,未出现一例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四是持续推进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实施事前申报、现场指导、隐患排查、食品留样、台账登记、信息报送等制度措施,20XX年全区婚丧嫁娶未出现1例餐饮安全事故。五是提升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达标率。区市场监管局紧盯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定期组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抽查。同时与区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紧密联系,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全面加强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工作,全区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和量化分级管理良好以上等级率全部达到100%。

(五)开展校园整治,保障师生安全。区教育局严格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实行库房日扫周清制度,保证原材料安全。同时聘请义务监督员开展现场监督,实行校长陪餐,在校园优先推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新模式,通过视频清晰了解食品加工各环节状况;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了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350人次,排查学校食堂510家次,校内及周边餐饮店240家次、食品店1236家次,“五毛食品”销售单位359家,抽检问题“辣条”等各类食品200批次,检查市场交易主体1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51份,立案查处26件,查封扣押“辣条”等“五毛食品”28公斤,罚没金额38478元。

(六)狠抓示范创建,深化社会共治。一是深入推进餐饮示范店(示范街区)创建。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卫健委、区教育局等成员单位针对餐饮行业示范创建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效能。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全年累计创成区级餐饮示范店40家,A级食堂27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街区1个。二是深入推进示范商超及保健品示范店创建。持续深化食品摊贩管理,小作坊纳入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创建保健品示范店4家。三是开展“放心粮油示范店”创建。截至去年底,全区共创建区级放心粮油店(超市)21家、放心粮油网点9个。

(七)实施“你点我检”,强化食品检测。根据市委、市政府20XX年度“你点我检”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你点我检”及千人五批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确保每个工作日开展快检结果公示不少于63批次,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全年度完成监督抽检食品生产企业85个批次,各类食用农产品440批次;豆芽豆制品329批次,蔬果农药残留745批次,合格率100% ,水发制品 62批次,全部合格。全区完成监督抽检总计2750批次,人口千人抽检率达5.5‰以上。

(八)坚持精准施策,严格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食用植物油标签标识,蛋白饮料、风味饮料标签虚假标识及“山寨牛奶”,猪肉产品、面制品、白酒、豆制品等生产加工企业以及食品小作坊等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巡查制、承诺制、自查制、报告制和公示制。制定食品安全负面清单;严把原辅料采购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成品出厂检验关;持续推行网格化监管,工作量化到人、责任到人;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治理,组织人员对基层一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无盲区,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安全责任制。全面加强对食品生产索证索票各类台账、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等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严格执行企业自查制度,实行自查半月报制度。同时加强培训教育,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年累计举办各类食品行业培训班5期,签订承诺书5600余份。

(九)坚持统筹治理,抓好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出动执法人员1283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592个次,张贴通告、公告18600份。一是严抓市场超市管理。严禁活禽销售,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严管肉制品,市场检查率达到100%。二是落实餐饮单位责任。检查餐饮企业1425户次,责令整改38户。加强集中聚餐监管,网络订餐监管“无接触配送”率达100%。三是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牵头制定餐饮企业复工工作方案,优化监管服务,实行从业人员健康证特殊时期管理。

一年多来,全区各地、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认真履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也凝聚着全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食安办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奋战在服务发展和执法监管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食品安全仍处于危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非法添加、制假售假情况依然存在;食品餐饮行业整体业态布局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违法成本低,一些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监管机构设置有待进一步改进,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相对落后,打通“最后一公里”仍需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综合施策,着力解决。

二、20XX年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XX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立“强富美高”新XX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管理责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建立完善“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的责任体系,完善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综合治理机制;准确把握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着力解决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强化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按照《XX区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实施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及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内容;加大食品安全经费投入,落实食品安全经费保障。强化区、镇(街道、功能区)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形势分析,健全和完善统计数据定期报送制度。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同时,根据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半年、全年度评议考核及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督查,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持续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通过开展食品安全镇(街道、功能区)达标创建活动,巩固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工作成果,持续深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复核迎查工作。

2.大力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针对问题突出地区实施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山寨假冒、虚假标识、以次充好、“三无”等行为,建立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确保农村食品来源合法、渠道清晰、质量可靠,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3.加快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完善示范街(区)、示范店建设标准,推动示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形式,较大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实现100%,提升餐饮智慧化管理水平。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质同标。

4.全面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压实学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责任制,减少校园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继续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良好等级以上比例达100%。

5.推进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整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利用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

6.深入推进“放心粮油示范店”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市民的粮油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信心。实现放心粮油网点的全覆盖。

三、着力化解食品安全隐患,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1.强化源头治理能力提升。加强农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做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全域绿色化和规模农业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监管全覆盖,提升农业标准应用率、生产过程合规率、质量追溯覆盖率、质量监管到位率,坚守质量兴农的安全底线。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提升行动,提高基层网格化监管能力,进一步推动强化农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建立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公安机关及时将发现的突出问题通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及时开展源头治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2.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监管。实施乳制品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行动,有效控制兽药残留问题。深入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关闭取缔不合格牛羊家禽屠宰场(点)。开展食品小作坊提升行动,推动食品小作坊全部纳入登记管理。继续组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提质工程,加快推进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批发市场入场销售者档案,充分发挥快速检测作用。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和平台代理机构的监管,平台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

3.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进食品许可改革,对部分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探索“公开承诺”“先证后查”管理,在食品经营许可试点“告知承诺制”,优化小作坊准入服务,推进小餐饮备案管理。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快实现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标准化、规范化。规范食品快捷使用管理。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建立重点食品追溯协作平台,推动追溯体系互联互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

4.强化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6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年度食品抽检监测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抽检结果信息公示率100%、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100%。

5.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非法添加、违禁使用、制假售假等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水产品“三鱼两药”、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加强食品、保健食品监督检查、生产许可质量跟踪监督,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辅助食品、肉制品、蜂产品、食用植物油、白酒及食盐质量安全监管。以鲜活水产品、畜禽肉产品等重点品种,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及其周边等重点区域,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冷藏冷库等重点业态,开展重点治理或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6.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昆仑2020”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落实“处罚到人”从业禁止、从重处罚有关规定,提高违法成本。定期挂牌督办食品安全大要案件,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区域性、方面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行业性、内幕性“潜规则”问题。加强对走私食品案件线索的移交接收和研判处置,严厉打击通过伪瞒报、串用配额、虚假核销等方式走私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和食品的违法活动。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食糖、冻品等食品偷运走私情况,组织开展执法,切断走私通道。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积极推进日常监管、抽检监测和执法办案信息共享,加强大案要案联合查办督办力度,构建新型有效的线索转递、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查、技术支撑和信息发布前舆情评估等工作机制。

四、以转型升级为导向,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规范。督促企业建立公开承诺、自查报告、“黑名单”制度,落实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检验检测等主体责任。督促企业确保生产经营行为持续合法合规。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鼓励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2.深化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完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推动肉制品覆盖60%、食用植物油覆盖70%;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内80%以上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实行追溯管理。加大对省追溯平台应用和推广力度,整体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覆盖面,提升追溯产品影响力。运用移动支付、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动追溯体系创新升级。探索构建覆盖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鼓励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向上下游延伸追溯链条,提升追溯成效。

3.促进食品产业提质升级。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全面推进电子证书管理。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加强食品领域科技创新。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食品行业示范智能车间和示范智能工厂建设。

五、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格局

1.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宣贯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QQ群等新兴媒体,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群众的咨询,传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和引导食品行业自律经营,提升区域食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2.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统一维权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处置效能。进一步健全举报奖励制度,畅通投诉渠道,落实投诉举报奖励,鼓励消费者投诉举报。

3.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推动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使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成为共识。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范文网”。

【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报告范文】相关推荐文章:

2021年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报告范文

2021年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汇报

校园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食品安全7月份月小结 食品安全7月份工作总结

查看全部
最新作文
热门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