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灾中,许多人是默默无闻的,有献身精神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过许多困难,但从未被压垮。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河南抗洪救灾心得体会600字,欢迎大家参考。
暴雨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堤坝”
近日,河南多地大雨滂沱,洪水肆虐,城市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干部冲在一线,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行动,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凝聚起防汛抢险的强大力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滂沱大雨中、街道小巷里,在逆行战士、受灾群众的脸上,愈发坚定、愈发动人,暴雨来势汹汹,却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堤坝”。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同舟者。那是水位上涨的地铁,面对逐渐窒息的空间,大家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不急不慌,依次撤离;那是昏暗的医院,医生和护士打着备用灯为新生儿接生;那是路边的积水处,一位妈妈带着两名孩子不小心坠入深水坑中,无数路人伸出援手,把母子三人先后拉出;那是人员爆满的酒店,老板主动腾出位置供被困群众休息.....汛情面前,广大人民群众互相鼓励、守望相助,激荡起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
大灾有大爱,危难见真情。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神州儿女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那是湖北等多个兄弟省份派出救援队驰援河南;那是多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开启求援信息通道;那是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暴雨来临,我们看到了神州儿女的那份担当与奉献。此刻,没有性别、职业、年龄之分,每一个人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构筑起一道冲不垮的“精神堤坝”,守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上下同心者胜,但防灾减灾的弦不能松。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升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险情的能力。要树牢风险意识,健全监测预警制度,切实提高应急排险的效果;要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好抢险救援、灾后救助、灾后重建等责任链条;要狠抓制度落实,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及时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才能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被我们所打败。正如此次暴雨,可以淋湿我们,却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堤坝”。同样,在我们复兴的前进路上会有许许多多风雨,但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智慧和能力来面对,因为有了砥砺复兴之志,风雨面前我们可以同心戮力一起扛!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局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防汛抗洪进入关键阶段。
紧绷一个“早”字,把握防汛救灾时间性原则。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方为上策。而时间性原则,就是能否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及时防范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是自然灾害类公关危机的第一原则,面临当前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只有深入了解防汛救灾的任务之繁重、灾情之严重,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背后的责任意义,才能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牢牢把握防汛救灾时间性原则,要紧绷一个“早”字。一要早监测,密切监测天气变化、降雨强度、江河汛情变化;二要早预警,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加大宣传提高警觉性,做到警示到点、责任到人;三要早转移,及时转移或疏散灾害威胁人员,确保隐患早发现、危险早知道、遇灾早撒离,坚决防止群死群伤的事件发生。
立足一个“快”字,把握防汛救灾效率性原则。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扩散性、易变性等特点,蔓延速度快、涉及范围点多面广、风险相互交织叠加,这就要求政府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快速化解,防止“破窗效应”。效率性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是否能快速反应、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灾难事故的蔓延发生,是否能快速行动,精准施策,遏制事态恶化;面对灾难事故的各种问题矛盾交织,是否能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快速解决难题、化解矛盾。把握防汛救灾效率性原则,就要立足一个“快”字,一是反应要快,时刻把人民放在心间,常思民之所失、常想民之所难,常虑民之所患。二是行动要快,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三是化解要快,提升化解问题能力,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着力解决防汛救灾产生的次生问题。
依靠一个“统”字,把握防汛救灾协同性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成功处置了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类危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舍命拼搏、攻坚实干,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牢牢把握防汛救灾协同性原则,要注重一个“统”字,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一要统一思想,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宗旨意识。二要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防汛救灾体系。三要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防汛救灾体制。
注重一个“准”字,把握防汛救灾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贯穿整个防汛救灾的全过程,从信息获取到预测分析,从方案制定到抗险救灾,从事故预防到后期处置,都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科学的论证,做出快速的响应,进行高效的处置。把握防汛救灾科学性原则,就要注重一个“准”字。一是预测要准,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天气预测的应用,整合利用以往天气状况指标,捕捉信息化的共性基础,为预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是决策要准。通过人工智能、无人飞机航拍、水下摄像等综合技术应用,丰富信息获取载体,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完善信息收集,确保精准化决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河南抗洪救灾心得体会600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2021河南抗洪救灾心得体会600字,请大家多多关注“查字典范文网”。
【2021河南抗洪救灾心得体会600字】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