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2021,如今双减政策正在有条不紊地实行着,随着覆盖面的越来越广阔,很多家长和同学都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建议。下面查字典网小编整理了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2021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2021
看法1:
一、从校内的维度来看,国家下决心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以及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几个方面,全方位的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少作业压力,规范教师职责,让教育回归学校,彰显教育的本质。
我个人非常赞同“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中“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这两项内容。让家长回到家长该有的位置,不要因为作业问题影响亲子关系。从而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发泄口,减缓孩子的学业压力。
在“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这一条里,要求学校要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从时间上就切断了晚托班、托管班等辅导作业性质的可能性,可见国家的力度和决心。
另外,双减政策中还提到“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我认为对于“面批讲解,答疑辅导”这种个性化的需求都能专门行文规范,或许未来教育模式也会发生些许变化,满足个别“吃不饱”的学生,也是有可能的。
二、从校外的维度来看,双减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可谓“精准狠”。
1、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这一条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路都堵死了,除非你乐善好施,愿意以非营利性质来开展培训公益事业。另外,严禁资本化运作教育,简直大快人心!让教育回归本质,是多少人心中的渴望,不应该让资本控制教育。
2、规范培训服务行为。
要求: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这一条将一直以来提倡超前学的机构敲了警钟(比如奥数),同时禁止了境外课程(比如英语各类境外教材)。不仅如此,还不允许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假期,休息日以及寒暑假进行培训。
所以,你能想到的路,都给你堵死了。还想怎样挣扎呢?
3、强化常态运营监管
要求: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首先,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家不允许培训时间超过晚上21点,所以孩子从放学(约5点半)到晚上21点之间能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便能上课,还要兼顾课时长度和课程间隔时长,这晚上的时间也就被分离的差不多了。
第二,“拍照搜题”这种app终于下线了,孩子终究还是得学会有问题要自己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抄作业神器”。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支持,怒赞!
从校外维度的各项要求和规定来看,家长要将课外培训班妥善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做好时间统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家长面临最大的挑战。
三、从整体环境维度来看。
1,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2,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3,深化高中招生改革。
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4,纳入质量评价体系。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这几条是从国家层面来规范约束与双减相关的制度,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看法2:
时间回到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很少有培训机构,父母安心工作,学生自觉完成功课。而现在,学生被校内和校外的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家长也为孩子的作业犯愁。
整个大环境下,从小学到中考,最后通过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写命运,学生们靠的基本都是自己的努力。这就好像一次次大型的淘汰赛,优胜略汰,最后能够顺利考上大学的都是那些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强的学生。
再看看当下的情况,遍地的培训机构,学生们休息日都是往各个机构跑。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学,是不是热爱学习的孩子,休息日的课表都被家长排得满满的。从部分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来看,虽然是理想的,但是整个过程却让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教育应当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由内而发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而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干预,就好像揠苗助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们造成巨大的压力。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有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双减政策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坚持学习的还是那些学生。而对于大多数培训机构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主动来学习的,无非是看到别人学,所以我也想学。
双减政策把这些孩子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因为不仅仅只有大学这条出路。360行,行行出状元,教育不一定要外化为成绩。
看法3:
要双减,这无疑我们最正确的教育决策,这应该是78年恢复高考之后,影响最大的了,整个社会都是支持的声音。
1、这次改革真正的让我们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
这就要求不管是家长、老师、学校还是培训机构,都得从思想上改变。考试将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儿童德、智、容、美、工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真正诉求和目的。
2、学生们是受欢迎的。
以前大家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太累了,每天报那么多的学习班,各种考试,孩子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玩的时间,都有抵触情绪,甚至都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在经常有学生举报培训机构的新闻,虽然不值得鼓励,但是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培训机构的态度。
3、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校外培训都很贵,每个孩子一般都不少于2个兴趣班,每天还有托管服务,但是家长有不能不给孩子报,都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次“双减政策”,给家长减负了。
“双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我认为“双减政策”应该是我们教育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解决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查字典网小编整理的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2021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关类型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网。
【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2021】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