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学都查询到了自己的录取情况,但有的部分同学发现自己未被投档。下面小编整理了为什么最低控制线没能出档,录取线和控制线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信息。供考生们参考。
为什么到最低控制线却没能出档?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最低控制线是指我们的省控线,只是划分我们批次的依据,所以大家想问的应该是到了学校的投档线却没被投档,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有部分同学发现,根据自己省份公布的普通本科批次的招录情况,自己明明已经达到了报考学校的投档线,却没有被投档,这是为什么呢?
平行志愿投档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位次优先,在志愿录取时会对所有考生分科类按投档分从高到低进行位次排列,在进行投档检索时,就会先从最高位次的考生进行检索,在依次检索之后位次的考生,所以位次高的考生就会先被检索,如果在考生之前自己所填报的院校专业已经录满额的情况下,纵然考生达到了院校的投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到该院校了。
录取线和控制线的区别是什么?
高校录取分数线简称录取线,是各高校实际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同一招生高校的不同专业是会不同的),录取线也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高校完成录取后产生的。
而控制线全称为各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各批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成绩,按文、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分别确定本年度各批次文、理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这是划分我们批次的依据,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分数属于哪一个批次。
还有一个就是投档线,投档线全称为高校录取投档线,志愿填报后开始检索,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序,按院校公布招生计划数和确定的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四舍五入到个位数)进行检索投档,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投档线,投档线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对院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
所以控制线和录取线还有投档线最大的区别就是,控制线是事先公布的,只是划分批次的依据,而录取线是各高校录取结束后形成的录取分,投档线是投档结束后院校最后一名投档考生的分数。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为什么最低控制线没能出档,录取线和控制线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2021年高考资讯的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热门资讯。
【为什么最低控制线没能出档 录取线和控制线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