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联盟
认领词条,成为意见领袖,提升品牌尊贵性与个人形象,迅速扩大影响力!
野鸡联盟,就是虚假的产业联盟,这些所谓的产业联盟并没有履行责任,而是打着‘联盟’的旗号,招摇撞骗、混淆视听。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有关部门需加强对产业联盟的监督和管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野鸡联盟 含义: 虚假的产业联盟 特点: 打着国家字号行骗 严重行业: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危害: 诈骗会费、歪曲行业标准
简介/野鸡联盟
野鸡联盟各种产业联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或是由业内多个龙头企业和著名研究单位自发成立,对推动技术协作、资源整合和行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有的滥竽充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热点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危害/野鸡联盟
野鸡联盟所谓的联盟通过虚假宣传,向企业收取高额会费或举办一些不着边际的活动。
虚假产业联盟为了牟利,与正规产业联盟分庭抗礼,让不少企业和专家都上了当。
有些打着“国字号”的虚假联盟,迷惑性极大,严重损害了“国字号”社会组织的声誉。某些所谓的“国字号”甚至把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明码标价。
在中国,公司注册由工商部门负责,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由民政部管理登记,成立带有‘中国’字样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的难度很大,审批非常严格。而现在成立产业联盟无需在政府部门登记,有些人就钻了这个空子。
而危害更大的,是这些“野鸡”联盟推出的“行业标准”。虚假产业联盟或是大肆宣扬自己要做标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实施,或是由个别付费企业主导把自己的企业标准变成行业标准。这些行为对行业发展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建议/野鸡联盟
基于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各类产业联盟的成立和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对挂有‘中国’字样的产业联盟,必须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登记才能成立;对没有资质但已经成立的‘国字号’产业联盟,应要求其改名。”
另外,在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时,应该有国家专门技术归口单位和审查单位参与指导,避免做出有利于个别企业或少数企业的“行业标准”,危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