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瓷
主席瓷,特指1974年湖南醴陵和1975年江西景德镇制作的一批瓷器,这两批专为毛泽东主席设计研制的瓷具是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代表,在收藏界被称为“主席瓷”或“毛瓷”。
简介
制作历程
醴陵制毛主席用瓷
毛泽东和他使用的“胜利杯”。1974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回湖南,在省委九所一号楼住了114天。毛主席所用的生活瓷具都是随身带着走的,当时毛主席用的瓷器都有些重,主席晚年手有些抖,不再适合他使用。
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为了庆祝毛泽东82岁生日,曾提议烧制一批专供毛主席寿宴上使用的“贡瓷”,作为家乡人民对他的祝福。
时任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的萧根如获知这事后提出,醴陵的制瓷水平颇高,能否由醴陵承担这任务。
有关部门对这批瓷器的要求是:釉下五彩,内外双面有花;重量轻而结实耐用;保温效果好;无铅毒,不含镉,确保用者健康;永不褪色。 釉下彩双面有花,这在当时的制瓷业尚无先例。据萧根如回忆,这建议是他先提出来的,为了让毛主席吃饭时心情愉快。没想到他这一提,竟造就了中国陶瓷彩绘工艺史上的一大独创。
群力瓷厂接受这项任务后,成立了研究小组,多次试制,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毛主席用瓷”终于在1974年11月烧制成功。那批薄胎釉下双面五彩花卉瓷器晶莹剔透,似玉泥嫩肌般温润可人,各项指标皆符合要求,充分展示出醴陵瓷的独特神韵和空前绝后的制瓷成就。有关方面从2万件成品中挑了40套带走,其余的全部销毁。
197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2岁生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23日乘专机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及祝寿,他们一起用餐时使用的碗,就是由醴陵群力瓷厂生产的釉下五彩薄胎碗。这种碗内外均饰有五彩月季花卉,所以被称为“红月季碗”。
从这以后,“红月季碗”及该批其它醴陵“贡瓷”一直伴随在毛泽东身边。
景德镇制毛主席用瓷
197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地为毛泽东主席定制了一批美观、适用的生活专用瓷器。
1975年1月,隶属于轻工业部的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组织了40余位顶尖高手,集合了当时我国陶瓷工艺技术最高水准的设计、制作、绘画、调色配方、烧窑等各方面的高级专家和技术工人进行科研攻关,用稀有且储量已经枯竭的特种陶土即江西抚州临川高岭土作原材料,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烧制成功。它的制作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历代瓷器的传统烧制,称得上是中国最后一组“官窑”的杰出之作。
主席瓷 - 特点 这类瓷器质地细腻、莹白发光、精美绝伦,图案多为梅花和向日葵,这是因为毛主席喜欢梅花,而向日葵则象征蒸蒸日上,为主席制作的专用瓷器包括餐具、茶具等,全部配套生产,多达数十种。
醴陵陶瓷
历史
主席瓷醴陵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经考古发现,那里陶瓷生产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1906年,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国民政府国务总理的湖南人熊希龄,与醴陵举人文俊铎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兴办“湖南瓷业公司”,引进人才,从外国购买设备,令醴陵瓷异军突起。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被业内人士及国内外舆论赞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当时,醴陵生产的釉下彩瓷还当作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
1915年2月,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工程竣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加博览会的湖南醴陵釉下彩瓷“扁豆双禽花瓶”,因瓷质细腻、画工精美、五彩缤纷,所以和茅台酒一同夺得最高金牌奖。
釉下五彩工艺
釉下五彩瓷由于多次受到战争影响醴陵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过问下,1955年醴陵成立湖南陶瓷研究所。
研究所从乡下请出唯一健在的釉下彩老艺人吴寿祺传授釉下彩技艺,吴寿祺出山后,一面培养釉下彩绘人员,一面改革传统工艺,将“三烧制”改为两次烧成,令釉下五彩工艺得以“复活”。但到现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配方仍然是绝密。
1956年,经中共中央正式下文批准,国家财政拨款800万元人民币,在醴陵官立窑场原址重新建成了全国唯一能烧制釉下五彩瓷器的专业瓷厂——群力瓷厂。从1958年开始,醴陵“官窑”便承担为国家领导人和中央机关烧制瓷器的任务。
瓷器泥料
当年制作“主席瓷”选用的是湖南洪江市的大球泥,这种泥粘度好,质地白,烧制瓷器成型好,透光好,是萧瓷的优质上等泥料,但因过度开采而在一年后绝迹。
主席瓷下落
“主席瓷”特指1974年醴陵瓷和1975年景德镇制作的一批瓷器,这两批专为毛泽东主席设计研制的瓷具也是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代表。
醴陵瓷
醴陵产的“主席瓷”,当年有关方面从2万件成品中挑了40套带走,其余的全部销毁。任务完成后,为了奖励参与制作者中少数几个成绩突出者,群力瓷厂厂党委经请示上级同意,每人发了一件次品瓷器以作纪念,余下的全部销毁。而醴陵自1974年为毛泽东烧制专用的釉下双面五彩薄胎瓷以后,就再也没有生产制作主席用瓷。
景德镇制作
“7501主席用瓷”是景德镇75年专门为毛主席生产的日用瓷器。只有釉下彩梅花图案。实际上“7501主席用瓷”只生产了1000余件,另外还有1000余件“水点桃花”,真正成套的也只有当年送入中南海的那三套,包括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产品陈列室的“7501主席用瓷”在内,均不成套。
20世纪80年,没有任何收藏意识的陶研党委决定,将这批封存达五年之久的成套瓷器,当福利品发给职工,由于大小不一,采用的“抓阄”的方式。剩下还有少部分,以收取低廉的工本费半卖半送地给了一些有关系的单位领导珍藏。
1992年,这批散落民间的7501主席用瓷珍品终于引起了收藏家、陶瓷商人的关注,他们发现了这批陶瓷中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收藏价值
拍卖
2001年,经中央批准,醴陵用当年为毛泽东主席制作专用瓷器剩下的封存近30年的瓷泥再制毛瓷取得成功,再现当年毛瓷风采。这批复制“主席瓷”共烧制了2001套,得到收藏界的追捧,拍卖价格一直高企。
2004年,剩余瓷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红色瓷典”中被特批使用。这批醴陵瓷器集合了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创作,烧制了2万套才遴选出这2004套精品,极为珍贵。
2013年6月19日,毛泽东专用瓷碗出现在香港,并进行一场瞩目的拍卖,估价为1000万至1250万元港币。这套名为“釉下五彩毛瓷碗”的毛泽东专用瓷碗,据称是在毛泽东81岁生日时订制,一共有十套,这次来香港拍卖的是其中一套。“釉下五彩毛瓷碗”一共有五只,碗上的图案印上春夏秋冬的花卉,据称是配合毛泽东的诗词而创作。